第四章 光现象(名师精品系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种(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 )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a.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b.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屏靠近小孔,实像减小;
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习题】1.小孔成像与影子的区别和联系
影子 小孔成像 不同点 “影子”是光( )能到达的地方,形成的黑暗区域。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 )传播形成的,相对于物体呈( )立的像。 “影子”和物体形状相似,但不一定和物体一样大小 “像”的形状和物体是相似的 相同点 都是光沿( )线传播形成的。
2.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无数个小圆点,这是太阳的( ),是由于光在空气中( )而形成的。
解析:树叶间的缝隙相对于树到太阳或树到地面的距离来说,都算是小孔,从太阳射出的光线穿过缝隙后,投射到地面上,就形成了太阳的像,即所谓的小孔成像,所以都是小圆点。
3. 井底之蛙所看到的“天”的范围。(a点表示蛙的眼睛)
5.光速: 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 )m/s;
注: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习题】1. 声与光传播的比较
现象 特点 传播速度 光的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 在透明物质中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小,在真空中最( ),c= m/s 在真空中传播传播的最快 声的传播 在固体、( )、( )中传播;
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一般的,在固体中传播比液体中快,在液体中比气体快,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在真空中( )能传播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基础练习】
1.在灯光与墙之间用手作动作,在墙上出现动作的手影的像,它的形成说明______.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光在水中的速度________光在空气中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图可以表明,光在空气中是 传播的;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这是光的 现象.
4.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A.????? ??B.?????? ?C.?????? ?D.
5.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 ?)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6.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反射现象 D.光的漫反射现象
7.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__.
8.很早的时候,我们祖先就注意观察天象,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如图所示,近年,我国科学家根据古书中“(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记载,猜想“天再旦”是天亮了两次,即发生在早晨的日全食。恰巧,1997年3月9日,我国境内发生了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日全食发生时,新疆北部正好是天亮之际。这次日全食的观测,证实了我国科学家对“天再旦”的猜想,为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课题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