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pdf

发布:2024-11-25约4.7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理念】

《故都的秋》是部编版教材第七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中

的名篇通过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眷

念和落寞之情。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秋

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等几幅画面

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听秋声观秋色品秋味将客观景

物与作家的主观色彩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

秋的落寞。本课是散文鉴赏的典范课文对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

用。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体味“故都的秋”

画面背后的审美意义培养人文意识感悟生命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境界。

根据新课标对本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学习要求和本单元

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情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鉴赏景物赏析五幅秋景图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感受景物美。

2、揣摩文本领悟秋景图内涵体味情与景和谐统一品味情感美。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引领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采用的教学方法为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初中学过两首关于秋的诗一首是马致远的《天净沙》,

一首是刘禹锡的《秋词》。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这两首诗都写秋天但所抒情感却截然不同。正如瑞士思想家阿米所

说的“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同对于秋天有人悲伤

有人豪迈情有深浅意有厚薄于是秋天便有了不同的味、色、意境

与姿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故都的秋》领悟郁达夫的心灵世界。

二、整体感知,初感秋味,把握情感

老舍在《“住”的梦》中有言:“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

样子,我不知道,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老舍将北平的秋天看作是美好的天堂,可见其对北平之秋的喜爱那么

郁达夫对故都的秋表达了什么情感呢?你有没有注意到文中有一个直抒

胸臆的段落?第14段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哪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在你的深情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情

感?

(对故都的秋的炽热的赞美、热爱、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让郁达夫愿意用生命去交换呢?文中有

那句话总体概括出故都的秋的特点?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比较阅读,把后边两个“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