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案型自学辅导式数学教学模式的认识与思考.doc

发布:2017-04-14约5.0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已录用,编号为09-1041 =  PAGE 7 = 高中数学学案型自学辅导式教学初探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325000 谢尚志1 苍南县灵溪第二高级中学 325800 林光来2 【摘 要】本文就“学案型自学辅导式教学”的概念、理论依据、基本模式、功用与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些理论思考和实践的探索。 【关键词】 学案 自学辅导 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转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终生学习能力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主旋律,然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新的课程理念之一,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可见,新课程的改革呼唤数学课堂教学要走向自主化,要使学生从“学会数学”向“会学数学”转变,而学案型自学辅导式教学则是一种较好的途径。 二、学案型自学辅导式教学的概念 “学案”是相对“教案”的一个概念,是教师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课标、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后,所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导学方案,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 所谓“学案型自学辅导式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案型自学辅导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指出教师需要就学内容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思维活动来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维持学习动机,充分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要耐心的听取学生的理解,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2、主体教育的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应当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环境和一切便利的条件,并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积极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最终培养学生成为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 四、学案型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例举 学案型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应包括以下环节:1、提供学案;2、自主学习;3、合作互助;4、交流展示;5、总结评价; 下面是笔者用学案型自学辅导式教学模执教《点到直线的距离》案例: 1、提供学案: 《点到直线的距离》学案 学习任务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给出已知点的坐标与已知直线的方程,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建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建立 2、难点: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内容 一、复习引入 ①已知点,则= (把其中一个元素换成直线,提出新问题:) ②已知点的坐标,直线的方程,如何用x0、y0、A、B、C表示点P到直线的距离。 回忆:点到直线的距离,即由点P0画直线的垂线,垂直Q,只要求两点P0与Q之间的距离。 二、公式建立 你能完成下面的思路框图并据此推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吗? ①思路框图: O直线与x轴垂直 求出直线的斜率 否 是 P0的坐标 P0到直线的距离是d=______ P0Q斜率 直线的方程 直线P0Q的点斜式方程 y 0 p0 · Q x 点Q的坐标 P0,Q之间的距离(P0到的距离) ②具体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