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doc

发布:2017-12-20约8.4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济南市北坦小学 数学 课程 四 年级第 三 单元备课分析表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角的认识。在本单元学生需要对线段、射线、直线进行区分,更关注数学概念的认识。而关于角的认识,进一步从射线出发,归纳出了角的概念,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后续知识还包括用量角器量角,进行角的分类和画角,为后续的学习进行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结合长度单位认识了线段,仅仅是认识到线段可测性,没有归纳提炼线段的本质特征。本单元则需要与直线、射线一起对线段本质归纳提炼。二年级学习过用三角尺初步测量锐角、直角、钝角,这学期需要用量角器测量角。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判断线段、射线、直线,能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画出线段、射线、直线。 2. 从概念的角度认识角,进一步在度数的基础上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知道平角、周角大小。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90度等特定度数的角。 3.在量角、画角过程中总结、归纳量角、画角的技巧步骤。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正确区分直线、射线、线段。会用量角器量角,用三角尺画特定度数的角。 学习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用三角尺画特定度数的角。 评价方案 1.准确把握学生的起点、基础,恰当定位学习目标。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过锐角、钝角、直角,由学生判断到底是什么角做为角的度量的学习基础。 2.关注学生动手。本单元的操作活动特别多,许多知识需要对直观图形进行观察、描述和动手操作来学习。注重组织学生自主讨论、画图、想象的活动。 3.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点掌握,适当进行拓展。利用三角尺画一些特定度数的角,如30度、45度、60度等,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特殊角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顺势画一些更大的角。 教学时间安排 线段、直线、射线与角 1课时 角的度量 1课时 角的分类 1课时 画角 1课时 执教人: (1)线段、直线、射线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38.39页 【课程标准描述】 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可以说出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能正确判断和画出线段。 2.通过对比观线段演变成射线,可以说出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与线段进行区分。 3.通过观察变化,知道直线的特征,能画出直线。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部分学生能认识到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学习重难点】正确说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并根据特征判断和画出相应的图形。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观察后的对比说一说,达成目标1.2 2.通过对比思考,画图,达成目标3. 【学习活动过程】 一、课前游戏:《猜图形》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我这里有一些圆,圆的下面藏着一些数字或图形,看谁能准确的猜出是什么。(3,8)(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猜对了吗?,咱们开始上课好吗? 上课! 二、创设情境 【评价目标1】 1.这还有一个猜猜是什么图形?怎么想的?(显示) 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是线段?为什么? 对,线段要有两个端点并且中间用一条直直的线把它们连接起来(画线)这就是线段。 3.感受线段是点的集合。 这有一个点,它是这条线段的端点吗?这个点是这条线段的端点吗?那这个点呢? 在这条线上还有好多个这样的点,那哪两个点才是这条线段的端点呢?(两头的点) 三、射线的认识:【评价目标2】 1. 认识射线的形成。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线段它有一个神奇的本领,它会变,你想看吗?(课件)说一说线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这样表示这条线段,你能用动作表示它是怎样变化的吗?(能 ) 2. 感受射线无限长。 如果把它继续延伸,到哪了?(屏幕)穿过屏幕还能延伸吗?(能)继续延伸,到哪了?(墙)穿过教室的墙壁,还能延伸吧。(能)你还够的着吗?(够不着了)好把手放下,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想像一下。这条直直的线穿过墙壁,向前延伸,又穿过居民楼接着向前延伸,它穿过了名湖路一直向前延伸,延伸,延伸……,睁开眼睛,同学们它还能继续向前延伸吗?(能)它有尽头吗?(没有)那它有多长?(很长很长)我们可以说“无限长”。 现在,这一点还是它的端点吗?(不是)对,它就变成了这条线上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点了,我们就没有必要把它突出出来,就让它隐身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