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优秀教学改革(黄河水院).doc

发布:2019-03-04约5.1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PAGE / NUMPAGES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以工学结合为抓手 不断深化以就业为导向地教育教学改革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院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创新工作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学生地创新、就业能力.教育部认可地第三方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就业能力、一年后就业率、薪资水平、人才培养满意度、校友推荐度等,均高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在全国1200余所高职院校中位居第五位.具体做法如下:b5E2RGbCAP 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凝炼“四育人”理念 学院在长期地办学实践中,在广泛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地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高职教育基本规律和就业市场需求,凝练出“以社会需求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地高职教育理念.以该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在生产一线真实环境和氛围中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为行业培养了优秀地高技能人才.p1EanqFDPw 我院教育理念物理模型横向自下而上依次是基础层、支持层、实施层、目地层和目标层.基础层是以社会需求为依归,构造特色鲜明地人才培养方案;支持层是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地五大支持体系,目地层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高技能人才;目标层是实现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地“双高”就业.DXDiTa9E3d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先进高职教育理念物理模型 二、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 学院认真做好专业设置和建设规划工作,制定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招生计划分配办法、就业工作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根据社会需求整合专业设置,以就业促招生,形成招生计划配置、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就业地联动机制,促进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RTCrpUDGiT 学院各人才培养单位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能力调研,根据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信息反馈以及第三方毕业生就业和培养质量评价等,优化专业布局,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巩固拳头专业,试办新专业,淘汰老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地有效对接.学院对就业率低、志愿率低、学生满意度低、毕业生对母校推荐度低地专业坚决停止招生.同时,按照大专业多方向地理念,根据市场需求实时调整培养方向.围绕需求办专业,突出专业特色;办好专业促就业,突出培养特色.2006年以来,共增减专业及方向26个.如根据水利水电国际工程发展需要,增设水利水电工程(国际工程方向).再如水利水电工程(工程信息管理方向)专业由于企业反映专业适应面较窄,2012年停止该专业地招生.5PCzVD7HxA 三、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学生就业能力 学院坚定不移地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以就业为导向,以中国水利职教集团为平台,校企合作构建了“三统一、多样化”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各专业统一推行“岗·课·证”相融通地课程模式、“教·学·练·做”一体化地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技能认证”地考核模式;“三顶岗、两交替”、“两轮顶岗、五化教学”、“四能递进、高峰补岗”等11个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地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状况调整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如工程测量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以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受益为立足点,校企合作推行“两轮顶岗,五化教学”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LBHrnAILg 学院11个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序号 专业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三顶岗、两交替”生产主导型 2 工程测量技术 “两轮顶岗、五化教学” 3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四能递进、高峰补岗” 4 电气自动化技术 “岗·课·证相融通,教·学·做一体化” 5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三结合,五融通” 6 机械设计与制造 依托行业、联合企业、教学生产一体化 7 建筑工程技术 “行动导向,理实交融,学做合一” 8 水文与水资源 “以生产为主导地四段制、两实习” 9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两融、一体、四位、双岗” 10 电子商务 “校企一体、学工合一” 11 会计电算化 “一个中心、两个标准、四项技能”地“弹性顶岗、理实鉴定相融合” (二)校园大职场企业大课堂,工学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学院按照“校园大职场,企业大课堂”地实训基地建设理念,建有148个校内实训基地和402个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现教学过程与职业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