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铁的测定(邻菲罗啉比色法)实验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品中铁的测定(邻菲罗啉比色法)
1 目的
熟练掌握直接灰化法的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以铁的测定为代表,掌握灰化法作为矿物质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的应用;掌握消化法的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以铁的测定为代表,掌握消化法作为矿物质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的应用;掌握邻菲罗啉比色法测铁的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
2 原理
2.1 灰化
食品经高温灼烧至恒重,残留物称重称为灰分;
2.2 消化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可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逸出,食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
2.3 比色法测铁
样品经灰化(或消化),用抗坏血酸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二价铁与邻菲罗啉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在520nm下测其光吸收强度A,根据A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对应二价铁浓度得C样,再计算样品中铁的含量。
3 试剂
硫酸铜、硫酸钾、浓硫酸、邻菲罗啉、铁标准溶液(C=10ug/mL)。
4 仪器
4.1 灰化:瓷坩埚、灰化炉、干燥器、精密天平;
4.2 消化:定氮瓶、铁架台、电炉;
4.3 比色法测铁:水浴锅、可见光分光光度计、25mL比色管。
5 样品
学生营养奶粉
6 操作方法
6.1 样品的灰化处理及样品中灰分的测定
6.1.1恒重处理
取大小适宜的两个瓷坩埚(标号1、2)置于高温炉中,在600℃下灼烧0.5h, 冷却至200℃以下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置室温,精密称量,并重复灼烧至恒重。
6.1.2 样品称量
分别向1、2号瓷坩埚中加入奶粉5.0001g和5.0000g后,精密称量。
6.1.3 预灰化
把两个坩埚置于电炉上,半盖坩埚盖,以小火加热至样品充分炭化无黑烟产生,取下坩埚,各加入两滴HNO3溶液。
6.1.4 正式灰化
炭化后,把两个坩埚放置在600℃高温炉中灼烧至无炭粒,打开炉门,将坩埚移至炉口处冷却至200℃左右,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5mg为恒重。
6.1.5制备灰化液
分别向1、2号坩埚中加入盐酸2mL溶解,并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坩埚,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制成1、2号灰化液备用。
6.1.6 制备空白液
向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盐酸,以水定容至刻度。
6.2 样品的消化处理
6.2.1 制备消化液
称取5.1300g奶粉移入干燥的1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2g硫酸钾及20mL浓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角斜放于加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消失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在继续加热0.5h.取下放冷,慢慢加入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制成消化液备用。
6.2.2 制备空白液
向1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蒸馏水,以水定容至刻度。
6.3 比色法测铁
6.3.1 铁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铁标准溶液0.00、2.00、4.00、6.00、8.00、10.00ml放入比色管中,加入1ml 抗坏血酸和2ml邻菲罗啉,并定容至25mL,混匀,然后60℃水浴下加热15min后,冷却。
以“0”管溶液为参比溶液,在520nm下测各管A值并绘制曲线。
6.3.2 灰化液中铁含量的测定
分别从1、2号各吸取3个10.00mL灰化液和1个10.00mL空白液于比色管中,加入1mL抗坏血酸和2mL邻菲罗啉,并定容至25mL,混匀,然后60℃水浴下加热15min后,冷却。
参比溶液:吸取10.00mL灰化液于比色管中,加入1mL抗坏血酸,不加邻菲罗啉,并定容至25mL,混匀,然后60℃水浴下加热15min后,冷却。
将比色管中的有色溶液依次注入比色皿中,在520nm下测各管的吸光度。1号记为:A灰1 A灰2 A灰3 A灰空;2号记为A灰1′ A灰2′ A灰3′ A灰空′。
6.3.3 消化液中铁含量的测定
吸取3个10.00mL消化液及1个10.00mL空白液于比色管中,加入1mL抗坏血酸和2mL邻菲罗啉,并定容至25mL,混匀,然后60℃水浴下加热15min后,冷却。
参比溶液:吸取10.00mL消化液于比色管中,加入1mL抗坏血酸,不加邻菲罗啉,并定容至25mL,混匀,然后60℃水浴下加热15min后,冷却。
将各比色管中的有色溶液依次注入比色皿中,在520nm下测各管溶液的吸光度值A消1 A消2 A消3 A消空。
7 数据整理
7.1 样品中灰分的测定
表1-灰化样品及坩埚质量
m样(g) m坩埚恒重前(g)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