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4 授课时间:1-8周一、二5-6节 授课地点:6D-103 任课教师姓名:杨响亮 职称:讲师 所属院(系):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795057 Email163.com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每周至少一次去学生宿舍现场答疑 二、课程简介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机器及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及休闲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本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同时理论和应用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同时体现人机工程学科、工业设计学科发展的最新的研究、应用情况。本课程针对以“产品设计为核心”的工业设计专业,同时兼顾其他设计专业,以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核心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发展的历史,理解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关系,培养掌握人机关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以系统的观点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并应用于具体设计的基本能力;培养解决人与产品、人与环境、环境与产品三者之间关系问题的能力;培养从产品设计、制造到使用过程中人机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形式与功能相互和谐的设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或理解某种现象发生或产品的生产过程,掌握思维、观查、测量、分析、研究、检验、评估等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能充分考虑人和所设计的产品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协调及统一,提高产品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尽量满足舒适和安全的使用要求,实现 “ 以人为本 ” 的人性化设计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的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课题设计能够为每位同学提供平等的自我表现的平台;而小组间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自学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先行课程主要以《构》来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空间美感的能力并通过《》对简易结构以及的设计训练来锻炼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以《计辅》及《制图》、《渲染》等课程来培养学生对常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沟通的专业基础语言能力。后续课程以《》学生培养学生。本课程属于承上启下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加强学生对产品设计,培养设计意识和能力对于产品设计专业学生而言重要。第一章? 人机工程学概论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地位调查报告一:身边事物的人机分析 找出2件合理,分析为何合理,3件不合理分析并尝试提出改进意见。(要求图文并貌)第二章 人体测量参数与数据应用 大课题设计:露天公用电话亭 阶段一:按人体测量参数应用原则,设计露天公用电话亭和人体尺寸有关的关键尺寸。(简图)第三章 人的感知与心理特征 概述/感觉和知觉特征/视觉特征/听觉特征/肤觉 嗅觉 味觉/人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疲劳/其它心理特征/大课题设计:露天公用电话亭 阶段一:按人体测量参数应用原则,设计露天公用电话亭和人体尺寸有关的关键尺寸。(简图)第四章 显示与显示装置设计 视觉显示器/可视信息设计/听觉显示器/触觉信道显示/UI设计 大课题设计:阶段二:完善电话厅与显示有关的人机设计。第五章 控制器及手动工具设计 控制器的类型/控制器设计的生物力学基础/手动控制器设计/脚动控制器/手握式工具设计/其他控制器 大课题设计: 阶段三:完成电话亭与操作装置有关的设计。(定方案草图) 第六章 工作台与座椅设计 工作台设计/座椅设计/作业岗位的选择与设计/作业空间设计 大课题设计: 阶段四:完善电话亭细节的设计。(三维建模)第七章 人与环境及室内环境设计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度/人与热环境/人与光环境/人与声环境/人与其他环境/室内环境设计 大课题设计:阶段五:修改完善电话亭与环境的所有细节的设计。(完成三维建模)大课题设计指导及完善 大课题设计陈述 大课题设计:阶段六:设计完成电话亭展示版面并陈述。 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分组完成实验操作 熟悉相关实验器材,并能操作使用,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验证性 必做 2 8 实验三:视觉深度知觉测试(2选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