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2内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3、能说出热量的含义,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类比法,建立对内能概念的理解。
2、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3、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养成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
化的关系。
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使学生养成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
温度、内能、热量概念的辨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铜管、乙醚、绳子、空气压缩引火仪火柴烧瓶、
带导管的橡皮塞、打气筒、烧杯、水、便携式打气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实验演示:铜管乙醚实验
一、新课导入观察实验现象,思考。
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因势利导】
铜管中的乙醚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为什么能将
塞子顶起来?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同学们就能揭开谜底。思考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板书:第二节内能
(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思考后积极发言
哪些物体具有动能?具有动能的物体有,奔驰
哪些物体具有势能?的汽车、射出的子弹、抛
(适时展示图片,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出的篮球……
具有势能的物体有,树上
的苹果、山上的石头、压
二、新课讲授缩的弹簧……
(一)内能
讨论后发言:
它们为什么具有这些能量?(组织学生讨论)物体由于运动具有动能,
【举例点拨】物体间有相互的作用力
山上的石头与地球之间有相互的吸引力,所以—引力或斥力产生了势
当石头落下时可以做功因此具有重力势能。能。
压缩的弹簧产生了弹力,可以对别的物体做功
因此具有弹性势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概括能回答:分子极小、分子永
力,通过精当点拨引入内能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