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预算编制管理办法.pdf

发布:2024-08-01约4.0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预算编制管理办法

学校预算是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

计划,反映了学校对教育经费的需求,是学校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预算法》、《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

情况,制定本办法,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预算编制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学校预算要体现综合预算的要求,严格按照“收

支两条线”管理的要求和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管理预算内外所有收入,

统筹安排各项预算支出。

2.稳妥性原则:学校预算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编制收

入预算要积极稳妥,安排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本着“一要吃饭,二

要建设”的方针,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保发展的顺序,优

先保证基本支出,后安排项目支出。

3.科学性原则:学校预算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学校总

体规划和长远发展,预算收入的预测和预算支出的安排方向要科学,

要有利于学校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项目支出的编制要进行科

学论证,量力而行,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合理地安排项目。

4.绩效性原则:学校预算要保证绩效性,应建立预算管理的检

查考评制度,对预算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进行全面追综问效,提高资

金的使用效益。

5.项目细化原则:学校预算编制要细化,每项收入、支出要预

算到具体项目。基本支出要按照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编制,项目支出编

制要有具体的项目概算。

二、预算编制的依据

1.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财经政策;

2.上级部门有关文件;

3.财政局预算编制的有关文件和要求;

4.教体局预算编制的有关文件和要求;

5.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6.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三、预算编制的要求

1.学校预算按照“三上三下”的程序编制,每年第四季度开始

编制下年度预算。

2.学校财政拨款资金收支预算,按照财政部门《部门预算编制

口径》编制;学校预算外资金收支预算,根据预算外收入预算来安排

支出预算。

3.学校必须如实编制预算外收入预算。逐项核实预算外收入,

做到准确预测,全面填报,不少报、漏报、虚报。预算外收入预算是

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核拨的依据,一般不予调整。

4.细化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商品和服务支出,原则上按学生

数采用定员定额法计算年度商品和服务支出总额,或者按前两年实际

支出的平均数,采用增减量法计算商品和服务支出总额。在商品和服

务支出总额确定的基础上,结合以前年度的支出情况,编制按预算科

目的商品和服务支出明细预算。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要严格控制招待

费、会议费支出,保证教师培训费等支出。

5.细化项目支出预算。学校项目的实施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

要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全市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和教育事业发

展规划,符合学校财力状况,按照轻重缓急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报教

体局同意后,编制年度预算建议数。年度预算数要编制到具体项目,

每个项目要有具体的概算。学校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必须落实,不能

留有“缺口”。项目支出预算上报教体局审核后,下达学校严格执行,

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调整。学校不得实施计划外的项目。

四、预算编制的方法

(一)收入预算的编制

学校收入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

1.财政拨款收入:指学校通过教体局从财政部门拨入的各类经

费。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定员

定额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的经费按照财政部门规定预算编制口径编制。

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由教体局统一编制,学校收到拨款后作为追加

经费。省市专项补助以及乡镇(街道)财政拨款作为追加经费。

2.事业收入:指学校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依法取得的收入。

包括学费、择校生费、保育费、住宿费等。学校要按照积极稳妥的原

则,根据计划在校生数、计划招生数、计划寄宿生数和规定的收费标

准,分别计算出各类收费收入。

3.其他收入:指除以上各项收入以外的收入。包括捐赠收入、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由于有些其他收入不具备经常性(如

捐赠收入),在编制预算时,应在上年度收入数基础上综合考虑剔除

一次性收入后编制。

(二)支出预算的编制

学校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