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我们当地的风俗》(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docx
10《我们当地的风俗》(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我们当地的风俗》。内容涉及传统节日、民间习俗等,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习俗相关,如春节、中秋节等,学生对此已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2.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感受传统节日的艺术魅力。
3.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参与民俗活动,体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了解并描述当地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特点。
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理解其与当地历史、风土人情的关联。
2.教学难点,
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内涵,将其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结合。
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俗活动,通过实践体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③指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和创意设计,将所学内容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如制作手工艺品、撰写节日故事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解,介绍传统节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当地风俗的了解和感受。
3.活动法:设计参与性强的民俗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节日。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呈现节日习俗。
2.互动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设计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3.手工制作:提供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节日相关手工艺品,增强实践体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我们当地的风俗。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它们承载着我们的文化,传递着我们的情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有趣的风俗吧!
二、新课讲授
1.认识传统节日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国家,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你们知道这些节日的由来吗?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所了解的节日故事。
(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如春节的来历、中秋节的传说等。
(教师)很好,同学们都了解了很多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节日的习俗。
2.了解节日习俗
(教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看看我们当地有哪些独特的节日习俗。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做好笔记。
(学生)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好的,同学们都阅读完毕了。现在,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所了解的当地节日习俗。
(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如春节贴春联、元宵节赏花灯、端午节赛龙舟等。
3.探究节日文化内涵
(教师)同学们,这些节日习俗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谈谈你们对这些习俗的理解。
(学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春节的团圆、端午节的爱国等。
4.民俗活动体验
(教师)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个民俗活动体验环节。请同学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节日习俗进行体验,并尝试用语言、动作、图片等形式进行展示。
(学生)学生分组进行民俗活动体验,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与反思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了解了许多有趣的节日习俗,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收获和感受。
(学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如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家乡风俗的热爱等。
三、巩固练习
1.课后作业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1)收集家乡的节日习俗,并制作成手抄报;
(2)撰写一篇关于家乡风俗的短文。
2.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我们当地的风俗》,了解了家乡的节日习俗和传统文化。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继续关注家乡的风俗,传承我们的文化。我们下节课再见!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当地历史资料:收集与当地传统节日相关的历史文献、传说故事和民间传说,如《地方志》、《民俗故事集》等。
-图片和影像资料:搜集反映当地节日习俗的图片、视频和纪录片,如节日庆典的现场照片、民俗表演的视频片段等。
-现场体验资源:联系当地社区或文化机构,了解是否有组织的相关节日活动或参观学习的机会,如节日庙会、民间艺术展览等。
-网络资源:利用公共图书馆、文化中心等资源,寻找在线数据库中的当地风俗资料,如电子书籍、学术论文等。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