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课:川江夜航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3想象江面美丽的夜景,了解航标灯的作用。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美。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搜集江上夜景、航标灯、江上夜航的图片等有关资料。
学生:有条件的可观察夜航船在江面上行驶的情景。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聊天引入:我们都是生活在长江边的人,能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江上景色吗?
2资料引入:师生互相交流所搜集的资料,初步感受江上夜航的静谧之美,揭示课题。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师生互助、生生互助读准课文。
可采用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小老师教读、师生共读等形式读通顺、读正确课文。
3学生自主识记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并进行组词、扩词练习。
如:“航”、“影”、“梦”是后鼻韵,“落”是边音,“澡”是平舌音,“盏”是翘舌音。
比较“漂”与“飘”、“澡”与“操”、“静”与“净”。
4学习写字,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字形及书写难点,学生练习写字。
引导学生注意“洗”、“浪”、“澡”,这3个左右结构的字应写得左窄右宽;“黑”共12画,第6画是横,第7画是竖。
5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自主读文,互相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讨论解决。
三、研读课文,感悟体会
可运用“边读边想,讨论学习”和“读、思、议、品”等多种方法,合作研读。
1读:可采用自由小声读、默读等方式反复通读全文,勾出课文描写的景物及特点,并试着体会体会。
2思:学生可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重点研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你从中读懂了些什么?该怎样读?
3议: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自主研读的体会。
如第一小节,从“黑”、“睡”等词体会“静悄悄”,从而体会江面景物的静谧之美。
第二小节,抓住“一条条”、“小星星”分析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体会航标灯的多。
第三小节,引导学生想象。讨论:航标灯“招手”是在做什么?“汽笛声声报平安”说的是什么?两岸的高山为什么会在“梦里笑”? 4品:
(1)教师配乐诵读课文,学生闭目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进一步感悟诗语言的美。
(2)配乐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美。
(3)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或诗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加深理解,品味赏析。
(4)鼓励学生选背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积累语言。
四、拓展探究,升华认识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船舶和航海知识。
2课外搜集、阅读有关描写江上夜景的好词佳句、片段、诗歌、文章等与同学交流、赏析。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山雾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把课文内容与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和感受山雾顽皮、可爱、神奇的特点,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孩子们,我们生活在黄瓜山上,夏天的早上我们到学校读书时,眼前白茫茫的,它不是烟,也不是沙,它是什么呢?
2雾是怎样升起的?又是怎样消失的?你们知道吗?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山雾》一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检查生字
1请同学们认真想想,平时你们见到的雾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同学自由说)
2课文中的山雾又像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告诉我。(读通、读顺、读准确)
3课文中的山雾像什么呀?你们喜欢他吗?那么课文中的生字娃娃都成了你们的好朋友了吗?下面就请你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4出示生字卡片,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娃娃。
5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娃娃的。
三、细读课文,体会内容
1学习第一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段,用笔标出来。
你们是从哪段知道山雾像贪玩的孩子的?
自由读第一段,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山雾贪玩的?请把它们勾出来。(看看山雾是怎样做的,找出动词)
请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词语(老师板书下来),再找出这个句子读一读。(指导读好动词)
哪个小朋友愿意来当山雾这个孩子?谁来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