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54.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组编写
二00二年二月
(说明:本大纲是按54学时编写的,如果教学时数为36或72等,可依据此大纲与专业需要等进行调整)
[基本概况]
课程中文名称 会计学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 Fundamental of Accounting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 经济学类、管理学类 并修课程 经济学 总学时 54 总学分 3 使用教材 《会计学基础》(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主编 崔智敏 陈爱玲 参考书目
2-5部 1.财政部会计司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006.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会计学》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办公室主编 中央财政经济出版社
4.全国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指定教材及配套习题集 最新版
5.全国会计师资格考试指定教材及配套习题集 最新版 其它可利用的
网络资源
课程概述(课程的意义,教学目标,内容简介等)
课程的意义:本课程是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及其他相近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培养高级会计和财务管理等经济类人才的必修课,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为后续各门专业会计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原理及应用、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实务的操作技能。
内容简介:会计的概念、职能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会计假设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交易、事项分析与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原理;制造业经济活动的会计处理;会计凭证的填制;日记账和分类账的登记;过账与试算平衡;财务报表的格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及财务报表分析等。以上内容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学时分配]
学 时 分 配 表 章次 章 名 实践学时 总学时 备注 第一章 总论 4 4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4 4 第三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6 6 第四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16 16 第五章 账户分类 3 3 第六章 会计凭证 2 2 4 第七章 会计账簿 3 3 6 第八章 财产清查 2 1 3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2 2 4 第十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2 2 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组织 自学 第十二章 会计职业道德 自学 复习答疑 2 学时合计 44 8 54
[实教学内容与要求][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总 论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练习题]
分析:会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教学目的]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基本内容,理解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掌握会计要素的含义、内容、特征以及会计等式及其转化形式。
[重点与难点]
会计要素概念;会计基本等式;会计基本等式的转化形式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理解会计要素概念
二、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标准
(一)资产
1.流动资产
2.非流动资产
(二)负债
1.流动负债
2.长期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1.实收资本
2.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
4.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让度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会计上的收入并不一定与现金有关。(权责发生制)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费用与收入是相对应的概念,也可以说是企业为取得收入而付出的代价。
(六)利润
1.营业利润
2.利润总额
3.净利润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一、掌握会计基本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掌握会计基本等式的转化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了解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练习题]
分析:交易、事项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第三章 账户与复试记账
[教学目的]
本章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会计记录所采用的三种基本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账户、复试记账。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熟悉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重点与难点]
借贷记账法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