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导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4讲
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①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生产者,后面的营养级是消费者。
②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三营养级。
③食物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2)食物网:由于一种生物的食物来源可能来自多种生物,且某种生物可能为多种生物所食,所以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往往由多种食物链交错而成,从而构成食物网。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 )
(3)所有的生产者都是植物,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 × )
(4)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 )
(5)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 √ )
(6)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 )
2.如图表示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食物链。
提示 图中共有8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2)图中的食物链为什么能构成食物网?
提示 因为有的生物可以被多种生物所捕食,有的生物可以捕食多种生物。
(3)图中哪些生物同时具有两种种间关系?并指出种间关系的名称。
提示 吃虫鸟和蜘蛛、青蛙和蜘蛛、猫头鹰和蛇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4)如果大量引入兔,短时间内会对其他生物的数量造成怎样的影响?
提示 狐的数量会增加,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因兔大量吃草而减少。
(5)如果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了图中的成分外还需要哪些成分?
提示 还需要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等。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过程
(1)概念理解
—
?
—
?
—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
—
(2)流动过程
①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能量散失的途径是呼吸作用(代谢过程)。
③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2.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若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可绘成能量金字塔。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研究意义
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 × )
(2)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 )
(3)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 )
(4)除最高营养级外,某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由四个部分组成: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 )
(5)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 )
(6)兔吃草后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 )
(7)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该狼获得了兔子能量的10%~20%( × )
(8)能量流动规律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热能越多,所以能量流动一般不会超过4~5个营养级( √ )
2.如图表示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流动过程,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与其摄入量和粪便量有怎样的关系?
提法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是不是全部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为什么?
提示 不是。一部分能量被自身呼吸所消耗,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所利用,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3)为什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提示 单向流动的原因是: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一定的;能量流动不能循环,原因是散失的热能不能再被利用。
逐级递减的原因是:某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自身呼吸要消耗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所以不能将全部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二、解题探究
1.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
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
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如图为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