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经济法要点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可变更、可撤销的经济法律行为 指可以因行为人自愿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 销而归于无效的经济法律行为。 两类: (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2)显失公平 法律后果: (1)对于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经济法律行为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变更;(2)当事人请 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变更或撤销。(被撤销的经 济法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注意:撤销权的时效。(1年) - * - 杨帆 补充:经济法律行为 以下属于无效经济法律行为的是: (1)无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经济法律行为;(2)一方以 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 情况下进行的民事行为;(3)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4)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 下列关于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联系和区别 表述正确的是: (1)二者都欠缺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2)二者都从 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3)可撤销民事行为被依 法撤销后,其法律后果与无效民事行为相同 - * - 杨帆 补充:经济法律行为 练一练 以下属于无效经济法律行为的是: (1)不满10岁的小明自己决定将压岁钱1000元捐给希望 工 程 ; (2)李某因为认识上的错误为儿子买回一双不能穿的鞋; (3)甲企业的业务员黄某代理家企业向乙企业购10吨劣 质煤,得到1000元回扣; (4)丙公司向丁公司转让一辆无牌照走私车。 - * - 杨帆 练一练 补充:经济法律行为 第五节 经济法的渊源和体系 一、渊源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规章和其他有关规范性文 件、地方性法规、其他经济法渊源 二、经济法的体系 (一)经济法主体制度: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 (二)市场规制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 (三)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税收法、金融法、对外贸易法…… 第六节 法律责任 一、概念 对违法行为人的法律制裁。 二、种类 (一)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二)行政责任 行政处罚、行政处分 (三)刑事责任 主刑、附加刑 「基本要求」 (一)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 (二)掌握经济法律行为 (三)熟悉经济法的渊源 (四)熟悉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五)了解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经济法实 施的概念 谢 谢! 杨帆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hina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经济贸易学院 杨帆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经济贸易法律与法规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初识经济法)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三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经济法律关系 第五节 经济法的渊源和体系 第六节 法律责任 一、“经济法”一词的由来 1755年,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自然法典》 1842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公有法典》 认为“经济法是理想社会的分配法则”。 1865年,法国小资产阶级激进派代表人物,普鲁东《 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 认为“经济法是用来调整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杨帆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经济法的产生 “任何法律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与经济基础密切联系着的。” 奴隶社会:古巴比伦王国的《汉穆拉比法典》 封建社会:诸法合体 资本主义社会: 自由竞争时期,单行的经济法律法规,如民法、商法;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法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1890年,美,《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 - * - 杨帆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秦《秦律》、唐《唐律》、明《大明律》 新中国: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