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1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pdf

发布:2024-12-04约1.25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1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1.1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2)夕阳下,____________,两三航未曾着岸。马致远《【双调】寿阳曲•_______》

(3)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与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句所描绘

场景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如果古代有手机,下列哪一句最有可能受影响而不出现()。(2分)

A.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B.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C.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D.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游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目残缺)

A.①③②⑤④①④②⑤③B.④②①⑤③C.④①⑤②③D.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7分)

①有人说,语言是思维的牢茏,比如说如果语言中没有“将来”这个词或将来时态,

我们就无法理解“将来”的概念。

②这种观点让人印象深刻,可是当我们关注具体语言的具体特点,并讨论这些特点如

何与具体的思维特质产生联系时,问题就产生了。至少我们不会通过抹去“痛苦”这个词

来追求快乐,也不会把词语“死亡”删掉让所有人都得到永生。

③对这种观点的批判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点教训。这种观点存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没

有事实依据或依据不充分,我们如果想正确地描述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就一定要吸取这个

错误带来的教训。

④我们得到的教训是,如果要说语言对其使用者的思维有任何影响,就一定要有事实

2021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1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第2页

的支持,要经过论证。如果我们要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思维确定不同,就必须依据语言以

外而不是语言本身的事实。即使思维的不同得到证实,还必须以可靠的方式证明导致这种

差异的是语言而不是文化或环境中的其他因素。

⑤我们必须抛弃语舌牢笼这样的说法,因为根本没有证据显示某语言会成为使用者

的智力疆界并限制使用者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妨碍他们理解其他语言使用者的想法。

⑥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如果一种语言中完全没有某些话题的相关词汇,那么讲这种

语言的人就无法理解关于这个话题的内容。试想一下,要把洗碗机的说明书翻译成一个狩

猎部落的语言,你很快就会卡壳,因为你没法在他们的语言中找到自来水,橡皮管,洗染

剂这些词语。如果想把数学或物理学的抽象概念介绍给他们,也会碰到类似的困难,不过,

这种困难并不是因为他们逻辑思维能力不够,而只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相关的内容。我们可

以用他们的母语,给他们清楚地解释那些具体概念如自来水,洗涤剂,或者通过借用词汇,

延伸他们现有词汇涵义的方法,来表达那些抽象概念如数学概念。任何语言都表达复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