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pdf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2025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
卷(附答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家住吴门,。(周邦彦《苏幕遮》)
(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
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
手法的一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
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2分)
A.行百里者半九十。B.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D.知是
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
用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天开图画
即江山王风
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
2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就是自然而然。“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
同为创造者。“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大自然的
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
为是远远不及的。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
“巧夺天工”。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
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
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音乐中大量的是
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
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人与人,借助
音乐描摹的山水达成最高的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的
一个缩影。
③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
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
最引人注目的传统。开创山水诗的谢灵运好游,曾经惊
动地方官,以为山贼。人的情感与山水相通,则以山水
为友。唐代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行
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不将山水看作客体。
④至于山水画,最早的文献也出自东晋。画家宗炳,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