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高考理综化学部分word版(带答案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年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化学试题
8、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充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 Z X W A 原子半径:XYZ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 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元素Y的原子序数为y,则y+y+10=3×(y+1),解得y=7,则Y为N元素、X为Si元素、Z为O元素、W为Cl元素。A、原子半径:ZYX,错误;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 Z,错误;C、O元素、Cl元素都能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正确;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 W,错误。
考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9、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 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 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答案】B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
10、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AlCl3 B、Na2O C、FeCl2 D、SiO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AlCl3可由Al与Cl2反应制得,AlCl3与Ba(HCO3)2反应生成CO2和Al(OH)3沉淀,正确;B、Na2O与Ba(HCO3)2反应没有气体生成,错误;C、FeCl2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错误;D、SiO2不与Ba(HCO3)2反应,错误。
考点:元素及化合物
11、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 Ksp(AgI)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Br—还原性强于Cl— D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Cl ̄与I ̄浓度不相等,不能比较Ksp,错误;B、该溶液可能含有Fe2+或Fe3+,错误;C、上层呈橙红色,说明Cl2与NaBr反应生成了Br2和NaCl,则Br ̄的还原性强于Cl ̄,正确;D、不是升华,试管底部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试管口NH3与HCl反应生成了NH4Cl,错误。
考点:化学实验、元素及化合物
12、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32—+ SO2+ H2O=H2SiO3↓+SO32—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 ++4 NH3·H2O=[Al(OH)4]—+4NH4+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 Na2O2+2Cu2++2H2O=4Na++2Cu(OH)2↓+O2↑
【答案】D
13、室温下向10mL0.1 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 c(A—)+ 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 c(HA)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a点NaOH与HA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为8.7,呈碱性,说明HA为弱酸,NaA发生水解反应,c(Na+)c(A-)c(HA)c(H+),错误;B、a点NaA发生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b点,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c(H+)+c(Na+)=c(OH ̄)+c(A-),pH=7,则c(H+)=c(OH ̄),则c(Na+)= c(A-),错误;D、b点HA过量,溶液呈酸性,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所以c(A-)c(HA),正确。
考点:电解质溶液
29、(15分)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OH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
(1)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电解过程中Li+向_____电极迁移(填“A”或“B”)。
(2)利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