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企业决策和战略.doc

发布:2018-04-23约4.8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节 经营决策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经营决策的概念 经营决策是企业决策者在占有大量信息和丰富经验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经营行动确定目标,并借助一定的计算手段、方法和技巧,对影响决策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后,从两个以上可行方案中选取一个满意方案的运筹过程。 二、经营决策的分类 1.按决策层次划分。 (1)战略决策,指事关企业未来发展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决策。如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方针的决策,新产品开发决策、投资决策、市场开发决策等。 (2)管理决策,指为了实施战略决策,在人、财、物等方面做出的战术性决策。如生产计划决策、设备更新改造决策等。 (3)业务决策,指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合理组织生产经营过程的决策。如生产作业计划决策、库存决策等。 2.按决策分析的方法划分。 (1)确定型决策。 (2)风险型决策。 (3)非确定型决策 3.按决策的时间跨度划分。 (1)长期决策。 (2)短期决策。 第二节 经营决策的原则与程序 一、经营决策的原则 二、经营决策的程序 1.确定决策目标 ①通过经营环境的调查分析和企业经营诊断,找出应达到的经营状态同实际经营状态之间的差距。 ②根据存在的差距,找出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③根据主要问题确定初步目标。 ④对初步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遇到多目标时对多目标进行比较选择。 ⑤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决策目标。 2.设计制定可行方案 可行方案要具备三个条件:①能够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②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都能与之相适应;③方案的排它性,即多方案有其各自的特点。 制定可行方案四个具体步骤:①方案的初步设想。②方案设计。③方案的可行性分析。④确定可行方案。 3.方案的评价与选择及组织实施 第三节 经营决策基本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对于自然状态既定,即影响决策的因素、条件和发展前景比较清晰明确时,采用确定型决策方法,具体方法通常有: (一)量本利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又称盈亏平衡分析,它是通过对业务量(产量、销售量、销售额)、成本、利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的综合分析,对三者进行有关决策的数学分析方法,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量本利分析的核心是盈亏平衡点的分析。 量本利分析的平衡式: S=F+C·Q+Z 即: P·Q=F+C·Q+Z 1.盈亏平衡点的确定 2.确定完成目标利润时的销售量 3.确定企业的目标成本 4.判断企业的经营状态 (二)线性规划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 所谓风险,就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这是在经营决策中所经常面临的问题。风险型决策所要面临的未来结果,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未来结果的多种自然状态的发生完全具有随机性质,从而需要制订针对多种自然状态可能发生的多种方案;二是未来结果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分析得知其经验分布。 风险型决策的方法主要有决策树法和决策收益表法两种。 (一)决策树决策法 1.决策树的结构 决策树由四个要素组成: 决策点, 方案枝, 自然状态点, 概率枝, 2.决策步骤 (1)绘制决策树。 (2)计算期望值。即将各方案的总损益值减去其投资额为该方案的期望值。计算后要将各方案的总损益值标注在各自然状态点的上方。 (3)剪枝优选。比较各方案的期望值,将期望值最大的方案作为优选方案,其余的方案予以舍弃,最后将最大的期望值标注在决策点上方。 (二)决策收益表法 (1)确定决策目标。 (2)根据经营环境对企业的影响,预测自然状态,并估计其发生的概率。 (3)根据自然状态的情况,充分考虑本企业的实力,拟定可行方案。 (4)根据不同可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资源条件,生产经营情况,计算损益值。 (5)列出决策收益表。 (6)计算各可行方案的期望值。 (7)比较各方案的期望值,优选方案。 三、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某些待决策的事项存在着几种可能出现的状态,但没有充分的资料来确定每一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对这类问题所进行的决策称为非确定型决策。 非确定型决策时,由于决策者对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无法知道,因此,决策者就要凭自己的知识、智慧、经验乃至个性特点人为地设定一些决策原则。因此,这类决策由于决策者的思考原则不一样,也就出现不同的决策方法,通常有以下四种: 1.乐观原则。 2.悲观原则 3.折衷原则 4.最小后悔值原则 第五节 经营战略的概念及特点 一、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 企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