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ppt

发布:2016-01-16约3.85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成本控制 第一节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第三节 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第四节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本章思考题 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 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 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 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  2.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  3.可以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数据。  4.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价格决策和预测。  5.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以及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 额,也称标准差异。包括:   由于成本由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组成,因此构 成成本差异也有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两种。 当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成本差异表现为正 数,称为逆差或不利差异,用U表示; 当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成本差异为负数, 称为顺差或有利差异,用F表示。 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 总体分析:  ①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②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产量×实际单耗×(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③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标准价格×(实际产量×实际单耗-实际产量×标准单耗)   ****计算价格差异时,使用实际数量;计算数量差异时,使用标准价格。   ****计算成本差异时,产品产量都必须使用实际产量。 [例]新新机械厂生产A产品需用甲材料,标准价格 为4元/千克,实际价格为4.20元/千克,甲材料的标 准用量为500千克,实际用量为460千克。求甲材料 的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例:新新机械厂生产A产品,其标准工资率为5元/ 工时,实际工资率为6元/工时,标准工时为500工 时,实际工时为450工时,试求该产品直接人工的工 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例]某厂本月预算应完成10000人工工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2小时,预算的变动性制造费用30000元。实际完成产量4600件,实际耗用9000人工工时,实际发生变动性制造费用27900元。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解: 实际分配率=27900/9000=3.1元/工时    标准分配率=30000/10000=3元/工时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27900-4600X2X3=300元(U) 其中,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9000-4600X2)X3 = -600元(F)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3.1-3)X9000=900元(U)    例:本月实际产量400件,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424 元,实际工时890小时,企业生产能量为500件,预 算工时1000小时,每件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元/ 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 1.50元/小时。 * *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第一节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是指按照成本项目事先制定的, 在已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 下应当达到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它是事先制 定的一种预定的目标成本。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标准成本作用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标准成本种类 标准成本的种类 现实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 根据最少的耗用量、最低的价格水平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等条件制定,即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下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 在这种标准成本下,没有一点浪费,无废料废品,企业的工艺技术达到最高水平,生产经营实现最佳运转,产品制造过程处于最先进、最完美的状态中。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实际工作中很少采用。 根据正常的耗用量、正常的价格水平和正常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等条件制定,即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在这种标准成本下,允许有合理的损耗,生产时个人有足够的生理休息时间,机器允许有一定的修理时间,反映过去一段时间实际成本水平的平均值。 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是根据现在所采用的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最接近实际成本,最切实可行。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成本差异的种类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直接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