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口语交际:安慰 名师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统编版).docx
第6单元口语交际:安慰名师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口语交际:安慰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情感的能力,提升同理心。
2.锻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安慰,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促进人际交往和谐。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基本的口语交际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和交流。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他们接触过一些表达情感、关心他人的句子和段落,但对于如何根据不同情境进行安慰的表达方式还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四年级学生对社交和情感表达有较高的兴趣,愿意尝试与他人交流。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较快地掌握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偏好通过讨论和练习来提高。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表达安慰时可能面临以下困难:一是缺乏对不同情境下安慰语言的敏感性,二是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三是害怕在表达时出错而影响交流。此外,对于一些内向或害羞的学生来说,如何在群体中表达安慰可能会是一个挑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特别是第6单元的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安慰主题相关的图片,如温馨的家庭场景、朋友间关心的瞬间,以及相关的视频片段,用于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3.教学活动:准备卡片、彩笔等,用于学生练习书写安慰的话语。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录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些画面中,家人之间是如何表达关心和安慰的?
2.回顾旧知:教师提问:“同学们,之前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过哪些表达关心和安慰的话语?请举例说明。”
二、新课呈现(约20分钟)
1.讲解新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安慰”,解释安慰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安慰。
2.举例说明: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展示不同情境下的安慰话语,如安慰朋友、安慰家人等。
3.互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具体情境,如何运用安慰的话语表达关心。
三、巩固练习(约30分钟)
1.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安慰者和被安慰者,练习如何运用安慰的话语进行交流。
2.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对表现不足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课堂总结(约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安慰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在角色扮演中的体会。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一段安慰的话语,可以是安慰朋友、家人或同学。
2.要求学生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并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亲情故事:收集一些真实的亲情故事,特别是那些在困难时刻家人之间相互安慰和支持的故事,可以用于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安慰的情感价值。
-社会实践案例:搜集一些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安慰精神的案例,如志愿者在自然灾害中的救援行动,这些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安慰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文化经典片段:选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安慰话语或情节,如《红楼梦》中的人物在困境中的相互慰藉,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中的人际关怀。
2.拓展建议:
-阅读推荐:《爱的教育》、《小王子》等书籍中包含许多温馨的安慰语句,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安慰的力量。
-角色扮演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天安慰使者”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机会去安慰他人,如安慰同学的情绪低落、帮助老师整理教室等,通过实践来增强他们的同理心。
-家庭作业设计:布置学生回家后,为家庭成员写一封安慰信或制作一张安慰卡片,通过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安慰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社区服务体验: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帮助老人、孤儿院志愿服务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在他人需要时给予安慰和帮助。
-口语交际练习:利用学校的公共场合或社交媒体,组织学生开展“每日一句安慰语”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安慰他人的语言表达。
-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