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比较教育复习内容比教育复习内容.doc

发布:2017-01-08约1.2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个阶段三种方法六种理论四个人物 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 1.借鉴时代P4 比较教育发展历史的第一个阶段,主要从1817年比较教育产生开始到19世纪末。19世纪,随着欧洲民族国家制度的兴起和产业革命的爆发,欧美各国争先恐后地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当时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国都积极向国外派遣专家,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往往忽视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的联系,忽视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入讨论。比较教育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借鉴时代”。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比较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比较教育在方法上一改过去那种孤立的研究和移植别国教育经验的做法,开始密切联系各国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来分析研究各国的教育。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社会整体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体并最终形成新的整体平衡。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舒尔茨。该理论用结构功能主义观点揭示教育在培养和训练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功能;极力主张将人力视为一种资本,把教育投资当作人力投资,认为投资教育可以加速经济增长。这种理论有一种将人工具化的倾向,近年来受到了来自人文主义思想的批评。是一种与结构功能主义相对立的社会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该理论强调用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来解释社会的变迁,认为冲突既具有消极作用也具有积极作用。该理论将学校视为不断再生产社会不公平、阶级结构和维持现存生产关系的机构。该理论认为多数工作并不需要太多的复杂认识能力,学校主要是传授与学习者所属阶级有关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态度。世界体系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对比较教育研究中以民族国家为基本研究单位的学术传统的挑战。该理论认为: ①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比来自该国内部的影响更大,因此,比较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研究和分析这些国与国之间的外部关系。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资本与劳动力市场呈现一体化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广阔的世界范围内去寻找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③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往往处在国与国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之中;西方国家在国际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中的统治和控制,主要表现为对于现存的国际不平等关系的维持并使之合法化。新殖民主义理论,实际上就是相对于殖民主义时代而言,对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剥夺与被剥夺、控制与依赖等新的不平等关系的一种描述,它把这种新的不平等关系视为一种新的殖民关系,从而把当前世界的不平等关系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平等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美国的卡诺伊、阿尔特巴赫、凯利和法国的黎成魁等都曾在比较教育研究中运用过这一理论。康德尔是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毕生从事比较教育研究,1933年,出版了他的著名代表作《比较教育》,这本书后来在比较教育学界被奉为经典,被广泛认为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1955年修订再版,更名为《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 萨德勒是英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是比较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者。他的代表作有总共28卷的《教育问题特别报告书》,以及1900年发表的重要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等。萨德勒明确指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外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来学习别国的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教育工作,他十分重视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比较教育的实际价值就在于通过对别国教育制度的分析研究,来达到更加深入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教育制度,预测本国教育发展趋势,从而改善本国教育的目的。20世纪比较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史上,萨德勒是一个在“借鉴时代”与“因素分析时代”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人物。汉斯是英国比较教育学家,他的代表作是《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汉斯继承和发展了康德尔和施奈德等的历史主义方法论思想和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使这种方法论体系变得更加细致和完善。可以说,是汉斯使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法趋于成熟,他把比较教育在因素分析时代的发展推到了顶峰,并由此而促进了比较教育在此以后逐步走向科学化的发展道路。。设俄联邦普教职教部,全面负责教育事物。俄罗斯教育的分级管理以计划——目标管理模式为基础,以联邦各主体权力执行机关与俄罗斯普通职教部之间的协调为机制。在学校内部管理上,俄罗斯适当下放了教育的管理权限,明确学校是独立的办学实体的法人地位,确立了学校自治、民主管理内部事物的办学原则。俄罗斯还扩大了教育的国家社会管理实践。法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1975年,法国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