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pdf

发布:2024-03-17约3.97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教育观点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吴娟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州·贵阳550081)

摘要当下社会发展逐渐多样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因素也日益增多。大学是学生身心快速发育的一个

时期,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积极心理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积极的理念,

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向。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G643A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0引言根据调查显示,超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心理健

大学生是国家储备的后生力量,在对他们进行知识素养康课程对它们产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起到预期的帮助作用,

的培育同时,心理素养的养成也不容忽视,十九大报告明确指或者说作用较小,久而久之,对这门课程就产生了抵触心理,

出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列入教育培养方案,其重要性可即使后续产生心理问题,老师也不再是寻求帮助的备选,进而

见非同一般。出现心理咨询室人迹罕至的尴尬局面,可以说是一个艰难的

1积极心理学概述恶性循环。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初刚刚诞生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最早的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马丁发现,3.1以学校为主导开展定向教育

进入新世纪,人类的物质需求得到空前的满足,物质匮乏的境对于学校而言,改善师资力量是第一步。以财政支持为

况一去不返,但是膨胀的物欲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基础,严格人才引进的门槛,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确保他们

力,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频发。在这种境况下,积极心与前沿的行业知识保持密切的互动。此外,还应当注意教师

理学在继承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它倡导采用积极自身的心理状态,想要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不仅需要具备

的态度来面对人的心理问题,辅之以科学的方法,不仅能够帮扎实的专业功底,教师的心态、情绪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助心理疾病的患者重返健康,还能使得心理健康的人保持积与此同时,还要增加大学生对外实践的机会,如今“宅”成为一

极的心态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激发人类内心存在的种社会风尚,但是这种自我封闭可能会滋生许多的心理问题,

积极因子,以获得健康幸福的生活。以班级、社团为媒介,组织各种实践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多多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融入社会,也可以提前体验社会上的挫折,这也不失为一种好

近年来,各高校加大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扶持力度,的教学方式。最后,学校还应当注重校园风气的建设,积极心

开展的课程、活动也非常丰富,虽然有所进步,但客观来看,仍理学的观点认为,任何人的人格都不能一丝不苟的按照遗传

然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进:基因进行发展,而是有个体和社会相互融合的过程。校园作

2.1教育理念及内容滞后为知识的传播地,理应具备强烈的文化氛围,不仅要传授知识,

教育理念是展开实践教学的基础,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仅更要给予学生一种熏陶,使得学生具备强大又柔和的心理素

仅局限于解决学生现有心理问题,对于拥有正常心理的学生养,这才是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

存在教育缺失。且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模式相对固定,即教师3.2在家庭进行辅助教育

列举出理论上高发的心理问题,分析成因,进而提出对策,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