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纯朴自然的民俗风情.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旅游文化》会考单元练习卷
项目三 纯朴自然的民俗风情
姓名 考号 得分
判断题(每题0.5分,共15分)
( )1、西藏之称始于清乾隆年间,藏族族称也由此而来。
( )2、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山里人或居住在山里的客户。福建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 )3、景宁慧明茶、广东凤凰茶、福建福安红茶都是畲族地区盛产的名茶。
( )4、雪顿节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时间在藏历8月,历时4-5天。
( )5、维吾尔族全民信仰佛教。
( )6、苗族的银饰分为头饰、胸饰、脚饰三大类型。
( )7、回族人喜爱喝茶,有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锅锅茶、酥油茶等。
( )8、望果节在藏历八月举行,是藏民庆祝青稞丰收的节日,又称为藏戏节。
( )9、“白节”是藏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就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 )10、蒙古族男女老幼喜爱戴金花帽,用金花缎、金丝带作装饰。
( )11、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文成公主》、《卓娃桑姆》是藏戏的传统剧目。
( )12、维吾尔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
( )13、浙江宁海市元宵硖石灯会,是规模盛大、品种众多的灯彩展会,素有“江南第一灯会”的美称。
( )14、杭州西湖区蒋村龙舟胜会是江南水乡独具风采的清明节习俗。
( )15、祭敖包是蒙古族最隆重的祭祀活动,敖包即为土堆子的意思。
( )16、纳西族在饮食上以大米、小麦和青稞为主食。
( )17、畲族的服饰崇尚白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
( )18、汉族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又名“双九节”、“登高 节”、“端阳节”。
( )19、回族的蜡染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是用蜡把花纹绘在麻、丝、棉等织物上。
( )20、“好来宝”是蒙古族一种自拉自唱、边唱边演得表演艺术,节奏活泼,语言形象动人,深受蒙古族人喜爱。
( )21、雪顿节是在藏历六月初一至初五,是奉献酸奶的日子。
( )22、维吾尔族的建筑分为窑洞式和砖石土木结构住房,在房子的砖墙和门窗等多处有木雕和砖雕。
( )23、回族的男子普遍戴白色或黑色无沿小圆帽,也称“礼拜帽”。
( )24、畲族人所居住的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走婚和抢婚的习俗。
( )25、苗年是苗族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一般在夏后举行。
( )26、蒙古族酷爱饮茶,尤其是用砖茶煮的奶茶,营养丰富,具有提神、开胃、助消化的作用。
( )27、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身形较长,一般比身高还长。
( )28、藏戏起源于7世纪,是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的。
( )29、纳西族以玉米、大米和番薯为主食,宁蒗地区纳西人喜食青稞。
( )30、藏族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以银饰为佩饰,形成高原妇女服饰特有的风格。
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
( )1、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民族”的是 族。
A、藏 B、蒙古 C、纳西 D、傣( )2、蒙古族男女崇尚 色。
白 B、蓝 C、黑 D、红
( )3、庆祝望果节的少数民族是 。
A、藏族 B、畲族 C、纳西族 D、苗族
( )4、以下属于纳西族节庆习俗的是 。
A、棒棒节 B、乌饭节 C、沐浴节 D、招兵节
( )5、回族年轻姑娘的披肩盖头是 色。
A、白 B、青 C、黑 D、绿
( )6、盖碗茶是 族的特色饮食。
A、苗 B、回 C、满 D、白
( )7、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汉族 B、壮族 C、满族 D、回族
( )8、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回族 C、壮族 D、满族
( )9、“花衣银装赛天仙”形容的是 族。
A、苗 B、白 C、傣 D、壮
( )10、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族。
A、汉 B、壮 C、满 D、满
( )11、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四川、 、甘肃等省。
A、北京 B、南京 C、云南 D、山东
( )12、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