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班牙民俗风情 节庆活动 元旦:1月1日 “三王”节:2月6日 圣徒何塞节:3月9日 圣礼节:6月 复活节: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国王命名日:6月24日 保护神节:7月25日 国庆日:10月12日 圣诞节:10月25日 斗牛 西班牙斗牛历史由来以久。在阿尔达米拉岩洞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岩壁画中,就有人与牛搏斗的描绘。据说,曾统治西班牙的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就曾骑马斗牛。在这之后的约六百年时间里,斗牛一直是西班牙贵族显示勇猛骠悍的专利项目。十八世纪,波旁王朝统治西班牙,第一位国王费利佩五世认为斗牛过于危险,会伤害王室成员的性命,禁止贵族玩斗牛,至此这一传统的贵族体育才从宫庭来到了民间。西班牙斗牛选用的是生性暴烈的北非公牛。由特殊的训养场负责牛种的纯正。一般训养四、五年后即可使用。斗牛表演通常在下午进行,每场由三个斗牛士分别斗六头牛。斗牛表演是西班牙为数不多的准时开始的活动。如晚到,须等一头牛斗完后方可入场 西班牙奔牛节 每年的7月6日至14日,是西班牙东北部的潘普洛纳市著名的奔牛节。奔牛节的正式叫法是“圣·费尔明节”,圣·费尔明是潘普洛纳市的守护神,这个节日因此而得名。圣·费尔明节以牛为旋律,从清晨奔牛、中午耍牛到晚上斗牛,规模盛大、险象环生、高潮迭起,素有“举世无双的节日”之称。历史 “奔牛”活动始于1591年。当时潘普洛纳人的意图是把六头高大的公牛从城边上赶到城里的斗牛场。17世纪十鑫名旁观者突发奇想,斗胆跑到公牛的前面,后来这便成为一种习俗沿袭了下来。 节日期间,当地人不论男女老幼,一色的洁白衣裤和运动鞋,脖子上围一条红领巾,腰系一条红腰带,个个精神抖擞。奔牛是在市府大楼附近一条狭长的小胡同举行的,牛群从畜栏经小胡同跑至市中心的卡斯蒂利亚斗牛场,全程787米,只需1分50秒至两分钟,真是千钧一发,令人惊心动魄。 弗 拉 门 戈 舞(Flamenco)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吉普赛人(又称弗拉门戈人)的音乐和舞蹈。它来源于吉普赛、安达卢西亚、阿拉伯以及西班牙犹太人的民间歌曲。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它还来源于拜占廷和印度的宗教圣歌。弗拉门戈的精华是其歌,常常用吉他音乐伴奏,同时表演即兴舞蹈。这种音乐和舞蹈分为三类:深沉的或严肃的,格调十分忧郁,描写死亡、痛苦、绝望或宗教信仰的题材;介乎中间的,不很深沉但同样令人感动,配合的音乐往往带有东方的色彩;以及轻松的,描写爱情、乡村生活和欢乐的题材。 从十九世纪起,吉普赛人开始在咖啡馆里跳舞,并以此为业。于是,弗拉门戈一词首先用来称呼他们当时的音乐和舞蹈。随着公开演出的增加以及商业性舞台的压力,经过排练的节目取代了弗拉门戈原先自娱性的表演。 布尼奥尔的西红柿节 每年8月最后一个星期三,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地区的布尼奥尔小镇都举行一年一度的民间传统节日番茄节——“番茄大战”(Tomatina - Tomato Fight)。“参战”和“观战”的人数达4万多人。 “番茄大战”在布尼奥尔镇中心人民广场开始。“开战”前,市政府将西红柿用卡车运送到街道两侧,当作“大战”用的“弹药”。随着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战士”手抓熟透了的又大又红的西红柿,向身旁素不相识的“敌人”的头上或者身上其他部位投掷、搓揉,不一会儿就个个浑身上下都是红糊糊的西红柿汁,整个街道也成了一条“番茄河”。随着从一个阳台上发出的火箭信号,“番茄大战”宣告结束。此时,布尼奥尔小城市民和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纷纷投入另一场战斗--打扫街道。约1个小时后,整个广场和街道被打扫得干净如初,布尼奥尔城又恢复了往常的宁静 居民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爱好? 西班牙人热情、浪漫、奔放、好客、富有幽默感。他们注重生活质量,喜爱聚会、聊天、对夜生活尤为着迷,经常光顾酒吧、咖啡馆和饭馆。 西班牙人的作息时间较为独特:午餐一般在14:00-16:00,晚餐一般在21:00-23:00。 西班牙人爱好十分广泛,喜欢旅游、酷爱户外活动,对足球、登山、及自行车等运动情有独钟。 西班牙的斗牛、弗拉门歌舞闻名于世。 西班牙人在圣诞节前有相互送礼的习惯。赠送礼品很注重包装并有当面拆包赞赏的习惯。西班牙人赴约一般喜欢迟到一会儿,尤其是应邀赴宴。餐桌上一般不劝酒,也无相互敬烟的习惯。 西班牙的节日丰富多彩,每年约200多个。除了国庆节、元旦、圣诞节、复活节、圣周等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外,还有带浓郁地方色彩的节目。节假日及周末,喜欢家人团聚,不愿接待客人。 礼节 西班牙人的见面礼节一般采取握手、亲吻和拥抱三种方式。两人初次相识边握手边问候,如对方无握手之意,可点头说“你好”致意。在西班牙做客,无论是熟人、朋友、亲属之间,都须事先约定,如不经事先打招呼就贸然到主人家或办公室是一种失礼行为。西班牙有一种晚睡晚起的习惯,客人最好在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