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民俗风情.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成员介绍 研究原因 研究目的 研究计划 研究可行性 可能的困难 相关图片 小组分工 指导老师:陈昕 幕后制作:周志尊 资料搜集:姚倩瑜,吴博雅,王楚悄 观察记录: 尤芳冰,孙玉纯 编写文稿:陈亚芬 晋江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絢丽多彩,积淀深厚。民俗风情正是民间文化的一种具体、生动的表现。身位土生土长的晋江人,生活在这样浓郁的民俗氛围里,我们自然会耳濡目染于这些民 俗文化。 选择该课题的原因 我们心里藏着太多太多的疑问。诸如:为什么中秋节要烧塔仔呢?闽南“哭嫁”的风俗又是怎么回事?…… 每一个问题的背后,或许都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或一段悠长的历史。我们渴望探索这些民俗文化,我 们渴望去挖掘和了解它们。 选择该课题的原因 晋江的民俗文化亦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堪称传统文化的小缩影。我们将用一颗最公正的心去解读它,去剖析它的消极层面和积极层面,从而正确的去看待传统文化。 而且,我们将这次的研究视为一次与故土民俗文化的心与心的交流,希望通过了解民俗风情形成的原因,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领会从中折射出的人文风貌,感触晋江厚重的文化底蕴,从而增进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3周 确定课题并制作开题报告 4~6周 进行研究及采访(例如:我们小组将 对10月2日在安海朱祠举行的博饼活动进行采访及调查.) 7~9周 收集有关一年中晋江风俗的相关资料 10~12周 将采访及调查得来的信息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及总结,从而更深一步地窥探晋江民俗文化 13周 制作中期报告 16~18周 制作并发放问卷,收回问卷并认真剖析问卷反馈的信息 19~20周 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研究组的各个 成员提出自己对研究课题的见解及心得体会, 记录活动的过程 21~22周 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及知道老师集中一起讨论并吸取每个人中的精华部分.而且, 我们将深入讨论,得出晋江民俗文化应有的 正确态度,将之推广到对传统文化应有 的态度。并写一篇结题的论文及 制作结题报告. 14~15周 建立并不断完善博客,听取大家对我们 课题的见解,让更多人对我们的课题进程有清晰 的了解 ① 我们研究组的成员都是晋江人,都对晋江有一份深沉的感情。 ②晋江的民俗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家庭生活也受到了它不小的影响。这有利于我们从身边展开研究。 ③文献资料丰富,查询渠道多种多样 Ⅰ.有些人可能会排斥我们的访问 Ⅱ.有时可能会得到错误的信息。 Ⅲ.我们平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大够,思想深度较浅,可能无法很全面很正确的去认识剖析晋江民俗文化乃至传统文化。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