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听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docx
第1篇
一、活动背景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园于2021年11月10日开展了幼儿园听课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园内各年级组教师参加,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共同探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二、活动目的
1.了解幼儿园各年级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寻找改进措施。
2.通过听课、评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
1.听课:本次教研活动共安排了三节课,分别由大班、中班、小班教师执教。三位教师分别从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进行教学展示,使听课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现状。
2.评课:听课结束后,各年级组教师针对所听的课程进行评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研讨:针对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年级组教师进行深入研讨,共同探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四、活动过程
1.听课环节
(1)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
执教教师:王老师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让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效果: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多样,幼儿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2)中班语言活动《好饿的毛毛虫》
执教教师:李老师
教学内容:通过讲述故事《好饿的毛毛虫》,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效果:李老师语言表达能力强,故事讲述生动有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小班健康活动《快乐的小动物》
执教教师:张老师
教学内容: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让幼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教学效果:张老师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丰富,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快乐健康。
2.评课环节
(1)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
评课教师:刘老师
评价: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多样,但部分幼儿对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幼儿对图形特点的练习。
(2)中班语言活动《好饿的毛毛虫》
评课教师:陈老师
评价:李老师语言表达能力强,故事讲述生动有趣,但部分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掌握不够牢固,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巩固。
(3)小班健康活动《快乐的小动物》
评课教师:赵老师
评价:张老师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丰富,但部分幼儿的动作协调性较差,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幼儿动作协调性的训练。
3.研讨环节
(1)针对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年级组教师进行深入研讨,共同探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针对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教师们提出以下建议:
①加强幼儿对图形特点的练习,如通过绘画、拼图等形式;
②结合日常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图形;
③利用游戏,提高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3)针对中班语言活动《好饿的毛毛虫》,教师们提出以下建议:
①在讲述故事时,注意幼儿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②加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巩固,如通过角色扮演、绘画等形式;
③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
(4)针对小班健康活动《快乐的小动物》,教师们提出以下建议:
①加强幼儿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如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
②结合幼儿兴趣,设计更多有趣的健康活动;
③关注幼儿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进行个性化教学。
五、活动总结
本次幼儿园听课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听课、评课、研讨,教师们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园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
第2篇
一、活动背景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园于2021年11月5日开展了听课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各年级组教师参与,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二、活动目标
1.提高教师对幼儿园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能力。
3.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
1.观摩课
本次活动观摩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小兔子乖乖》。授课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学习语言表达,培养幼儿的倾听、理解、表达和想象力。
2.评课环节
(1)各年级组教师对观摩课进行点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2)授课教师进行自评,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出不足之处。
3.研讨环节
(1)针对观摩课,各年级组教师就以下问题进行研讨:
1)如何将课程目标与幼儿的兴趣相结合?
2)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