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大汶河特大桥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测量技术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京沪高速铁路大汶河特大桥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测量技术研究
摘 要: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极为普遍,并且也是各条线路的重点工程,主要体现有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条件困难、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等特点,由于连续梁施工均是分段从两侧向中间推进,因此其线性控制、高程控制等要求极其严格,完善的连续梁施工测量技术是大跨度连续梁能否顺利完成的保证。
关键词: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测量技术
1 概述
大汶河特大桥起讫里程为(DK475+117~DK496+265),全长21.148km,布设657个桥墩和2个桥台,共布设大跨度连续梁5跨。
2 连续梁的施工监控
大跨度连续梁结构,在施工阶段随着桥梁结构和荷载状态的不断变化,结构内力和变形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且变化幅度值较大。因此需要对连续梁结构的每一施工阶段进行详尽的仿真分析和实测验证,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结构变形、应力加以控制,指导施工实践,以确保设计的施工过程或适当调整后的施工过程得以准确实现。
3 连续梁测量平面控制点加密
为了满足连续梁空间坐标控制的需要,首先要进行控制点的加密,每跨连续梁至少布置4个测量控制点,加密点的平面测量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按四等导线要求进行。起算点均和CPI点或CPII点进行联测,并进行整体平差。
4 连续梁计算
由于连续梁是现浇梁,因此不能像预制梁一样采用预制好的整体模板一次浇筑完成,为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要对连续梁进行合理的分段,采用逐段浇筑,中心合拢的方法进行,这就要求在施工前必须将每段的设计数据全部计算出来,挂篮法施工分段基本为3m一段(见图1),支架法施工一般为10~12m(见图2)。
图1 挂篮法施工分段图
图2 满堂支架法施工分段图
在进行连续梁设计数据计算时,首先要考虑每一个横断面上有哪些需要在放样和检测过程中进行控制的特征点,Ⅱ型板梁的加高平台为六面坡形式,为准确的控制好这个体型,就要求把相应的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全部计算出来(见图3)。
注:数字1~6、1’~5’为连续梁中心线及外部体型控制点;字母a~d、a’~d’为梁面六面坡体型控制点
图3 连续梁横断面测点图
内业计算数据正确与否,是整个连续梁能否顺利竣工的前提和保证,整个内业数据处理过程必须严谨、认真,每个环节的人员都要各负其责,踏踏实实做好计算、校核、审核工作,这就要严密的作业管理制度和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来保证。
5 连续梁施工测量
连续梁施工分为挂篮法和满堂支架法,下面分别简述这两种施工方法所对应不同的测量工序。
5.1 挂篮法
挂篮是悬臂浇筑箱梁的悬臂构架,又要吊挂施工平台,是极为重要的施工设备,是在挂篮的前端吊起新浇筑梁段混凝土的重量,靠后端锚固在已浇筑的梁体上保持整体平衡的施工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两只挂篮的受力必须清楚、明确,并必须保持稳定,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和各个施工阶段的每个施工步骤都要做好,才能保证施工安全。
挂篮的特点: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挂篮前端和中部工作面开阔,可以从挂篮中部运送混凝土,便于轨道安装及钢筋的吊装,加快施工进度(见图4)。
图4 挂篮结构示意图
挂篮前移到位后,进行底模、外模安装,钢筋绑扎和预应力管道布置,然后提升主桁平台及模型到设计标高位置,并对所有锚固及悬吊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组织施工。
首先用全站仪在各个桥墩定出桥梁中心线位置,测设主桥各跨长度是否与设计相符,定出桥墩中心位置,然后定出桥梁中心线,在墩顶做好标记,指导0号块支架搭设、底模安装。在支架预压完成后,必须再次对底模进行复测,检查底模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确保准确。底模检测合格后,在底模上放出中心线,指导侧模的安装,在侧模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入钢筋安装等工序。在底板钢筋和侧面钢筋安装完毕后,要进行内膜的拼装,不仅要严格控制尺寸的大小,并要确保内模顶板的高程在设计规范内,否则内膜上浮或下沉都会造成顶板或底板过薄或过厚,从而造成质量事故。顶板钢筋安装完成后,要在顶板钢筋上放出六面坡的位置和高程,以确定收面的准确性,并要对侧模和内膜进行复核,以检测钢筋施工时是否对模板产生影响。
在0号块浇筑完成后,将横向桥墩中心、纵向桥梁中心全部布置在箱梁顶板的混凝土面上,便于后续施工段平面位置的测控。并对已浇筑成型的梁面进行变形测量,以确定浇筑后的形体变化,尤其是要对收面高程的检查,对于超出限差要求的要在下一段逐步进行调整,尤其是快接近合拢段时,更要对两边的轴线和高程进行严格监控,出现大的偏差时,要计算好每段的调整量,逐段渐变调整,确保合拢段顺利连接。
在支架、挂篮进行预压时,严格观测支架、挂篮高程的变化,特别是卸载前后挂篮各部分的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