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_第3讲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解释.ppt

发布:2017-05-07约4.19千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考17】电解池有什么规律? 电解池 能量转换 离子的迁移 方向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反应能否自发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阳极(接电源正极) 阴极(接电源负极) 阴离子向阳极迁移 阳离子向阴极迁移 原电池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负极 正极 阴离子向负极迁移 阳离子向正极迁移 相同点 (从原理分析) 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小结3: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不自发 自发 电解质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的示例: 电解 类型 举 例 电极反应 溶液 PH 变化 溶液 复原 方法 物质类别 实例 仅溶 剂水 电解 仅溶 质电 解 溶质 和溶 剂都 电解 含氧酸 H2SO4 强碱 NaOH 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 Na2SO4 无氧酸 HCl 阴极:4H+ + 4e- = 2H2↑ 阳极:4OH--4e-=O2↑+2H2O 减小 增大 不变 H2O 阳极:2Cl- -2e-=Cl2↑ 阴极:2H++2e- = H2↑ 增大 HCl 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 CuCl2 阳极:2Cl- - 2e- =Cl2↑ 阴极:Cu2++2e- = Cu↓ 增大 CuCl2 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 NaCl 阳极:2Cl--2e- =Cl2↑ 阴极:2H++2e- = H2↑ 增大 HCl 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 CuSO4 阳极:4OH--4e-=O2↑+2H2O 阴极:2Cu2++4e- = 2Cu↓ 减小 CuO 放氢生碱 放氧生酸 总结 ( A ) (B) (C) (D) CuSO4 AgNO3 AgNO3 NaHSO4 Ag Cu Cu C Pt Pt Ag Fe 6.写出下列装置的电极反应式,并判断A、B、C溶液PH值的变化。 巩固练习 如上图所示,通电后A极上析出Ag,对该装置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是电源的正极 B.F极上发生的反应为:4OH- - 4e-=2H2O+O2↑ C.电解时,甲、乙、丙三池中,除E、F两极外,其余电极均参加了反应 D.通电后,甲池的PH减小,而乙、丙两池溶液的PH不变 ? B 5、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实质 对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通电时,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电解质的阳离子移向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的阴离子移向阳极失去电子(有的是组成阳极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并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这样,电流就依靠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里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而通过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所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的电解过程。 什么叫放电? Ag+﹥Hg2+﹥Fe3+﹥Cu2+﹥【H+】﹥Pb2+﹥Sn2+﹥Fe2+﹥Zn2+﹥ 【H+】 ﹥ Al3+﹥Mg2+﹥Na+﹥Ca2+﹥K+ 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都不参与电极反应,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顺序是: 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 离子放电顺序 【说明】: 水溶液中只考虑:Ag+﹥Hg2+﹥Fe3+﹥Cu2+﹥【H+】 浓度很大时排在【H+】前面:Pb2+﹥Sn2+﹥Fe2+﹥Zn2+﹥【H+】 只在熔融状态下放电:Al3+﹥Mg2+﹥Na+﹥Ca2+﹥K+ 离子放电顺序: Ag+Fe3+Cu2+H+ (酸) Pb2+Sn2+Fe2+Zn2+ (H+) (水) Al3+Mg2+Na+Ca2+K+注:当离子浓度相差较大时,放电顺序要发生变化,酸性溶液按H+, 接近中性水溶液时氢离子浓度小而金属离子浓度大时按(H+) 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都不参与电极反应,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顺序是: 阴极: ①阳极: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人溶液,阴离子不容易在电极上放电。 ②阳极:用惰性电极(Pt、Au、石墨、钛等)时: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是: S 2-SO32-I -Br -Cl -OH -NO3 -SO42-(等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F- ①活性材较活泼金属(除Pt 、Au外)作阳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人溶液,溶液中的阴离子一律不放电,而阳极材料失电子。 ②用惰性电极(Pt 、Au、石墨、钛等)时:则看溶液中的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此时根据阴离子放电顺序加以判断: 阴离子的放电顺序:S 2-I -Br -Cl -OH -NO3 -SO42-(等高最价含氧酸根离子)F- 说明:在水溶液中只考虑:S2-﹥I-﹥Br-﹥Cl-﹥OH- 水 增大 减小 H2O 深 度 思 考 水 增大 增大 H2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