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乒乓变奏曲》说课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年级《乒乓变奏曲》说课稿
四年级《乒乓变奏曲》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四年级上册欣赏课《乒乓变奏曲》。钢琴曲《乒乓变奏曲》的主题音乐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活泼欢快,表现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乐曲运用了变奏的手法,把非常简洁,带顿音的单声部旋律反复进行变奏,好像乒乓球在小球手的你推我挡之下,一来一去,银光闪闪。乐曲包含五个变奏,层层递进,把一场激烈的乒乓球比赛呈现给大家。本节课通过聆听分析《乒乓变奏曲》,使学生能够哼唱音乐主题旋律,了解“变奏曲”这一音乐体裁,并通过对五次变奏的分析,感知音乐要素对主题旋律进行变化所起的作用。
二、nbsp;nbsp;nbsp;学情分析:
1.知识能力方面: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我校本着“让每一位学生学会一样乐器”的教学理念,长期坚持“口琴进课堂”,四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口琴学习已经具备用口琴自主吹奏简单歌曲的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具有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音乐实践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
2.信息技术方面:我校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育创新实验校、河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和英特尔未来教育实验学校,学校的硬件设施配置到位,各班均建有各自的班级网络平台。在浓郁的氛围熏陶下,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搜集整理能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并且乐于动手,积极主动,对具有创新性的学习活动兴趣高涨。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学情和教学内容,结合我校目标导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完成教师发布到班级网络平台上的学习任务,掌握“变奏”和“变奏曲”的相关知识。
2、能够感知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音区、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并初步掌握几种变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前网络自主学习,初步掌握本课知识点。课中问题驱动,深入探究,理性理解“变奏”和“变奏曲”。课后拓展,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从音乐的变奏中感受乒乓球比赛的激烈场面,在参与网络互动学习、课堂探究活动、课后拓展创编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设计理念:
一是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
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使信息化前移,先学后导。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网络自主学习——课中互动深入探究——课后拓展应用实践三部分。
二是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平板电脑点击教师分发给每个小组不同的任务,进行小组活动;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投票;运用音乐作曲软件进行音乐创编活动等。
三、小乐器进课堂。
学生利用手中的口琴等小乐器,积极参与到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对乐器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吸收和内化。
五、课前准备:
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音乐多媒体网络教室,一组一机,并安装相关音乐软件。
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微课、聆听的乐曲、教学课件。
三、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人行班级网络平台,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和微课,以及课题实践活动中小组要完成的任务文件夹。
六、教学过程:
结合上述理念,本课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问题驱动,深入探究】→【课后拓展,实践应用】三部分。
课前网络自主学习
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先学后导,使信息化前移。课前教师在“三人行”班级网络互动平台的任务集中发布任务: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发布的相关任务和微课,根据自身情况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学生根据任务步骤首先进行查找资料,观看微课并聆听5首变奏曲,之后在任务集的互动区中交流互动,发布自己的收获和疑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在线辅导,并在课堂上重点解决学生关注度最高的问题。这个环节中“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利用班级网络平台进行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课中问题驱动,深入探究
(一)学习回顾与设疑:
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进行课前网络学习的回顾,复习知识点,为本节课音乐活动的开展做铺垫。观看之后,教师把学生在网络交流互动中提出的关注度较高的问题抛给大家——“音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