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宏程序由浅入深10篇详解.docx

发布:2016-11-18约7.14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12 由浅入深宏程序1-宏程序入门基础之销轴加工 对于没有接触过宏程序人,觉得它很神秘,其实很简单,只要掌握了各类系统宏程序的基本格式,应用指令代码,以及宏程序编程的基本思路即可。 对于初学者,尤其是要精读几个有代表性的宏程序,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从而能够以此类推,达到独立编制宏程序的目的。本教程将分步由浅入深的将宏程序讲解给大家,作者水平有限,也希望各位同仁提供更好的思路。 下面大家先看一个简单的车床的程序,图纸如下: 要求用外圆刀切削一个短轴,这里只列举程序的前几步: T0101 M3 S800 G0 X82 Z5 G0 X76 G1 Z-40 F0.2 X82 G0 Z5 G0 X72 G1 Z-40 F0.2 X82 G0 Z5 G0 X68 G1 Z-40 F0.2 X82 G0 Z5 G0 X68 G1 Z-40 F0.2 X82 G0 Z5 G0 X40 G1 Z-40 F0.2 X82 G0 Z5 G0 X150 Z150 M5 M30 从上面程序可以看出,每次切削所用程序都只是切削直径X有变化,其他程序代码未变。因此可以将一个变量赋给X,而在每次切削完之后,将其改变为下次切削所用直径即可。 T0101 M3 S800 G0 X82 Z5 #1=76 赋初始值,即第一次切削直径 N10 G0X[#1] 将变量赋给X,则X方向进刀的直径则为#1变量中实际存储值。N10是程序段的编号,用来标识本段,为后面循环跳转所用。 G1 Z-40 F0.2 X82 G0 Z5 #1=#1-4 每行切深为2mm,直径方向递减4mm IF [#1GE40] GOTO 10 如果#1 = 40,即此表达式满足条件,则程序跳转到N10继续执行。 G0 X150 Z150 当不满足#1= 40,即#140,则跳过循环判断语句,由此句继续向后执行。 M5 M30 由浅入深宏程序2-宏程序之销轴粗精加工 本篇文章利用宏程序简单模仿数控系统的外圆车削循环功能。在此用前一篇的图纸与程序 原程序: T0101 M3 S800 G0 X82 Z5 粗加工开始 #2=0.05 Z向的加工余量 #3=0.5 外圆方向的加工余量 #4=0.3 每层切削后的回退量 #1=76+2*#3 考虑了精加工余量的第一次切削直径 N10 G0X[#1] 将变量赋给X,则X方向进刀的直径则为#1变量中实际存储值。N10是程序 G1 Z[-40+#2] F0.2 段的编号,用来标识本段,为后面循环跳转所用。 X[#1+#4] 每次切削只回退#4的值 G0 Z5 #1=#1-4 单边切深为2mm,直径方向每次递减4mm IF [#1GE40] GOTO 10 如果#1 = 40,即此表达式满足条件,则程序跳转到N10继续执行。 M03S1200 当不满足#1 = 40,即#140,则跳过循环判断语句,由此句继续向后执行。 G0 X40 由此开始精加工 G1 Z-40 F0.1 X82 G0 X150 Z150 M5 M30 由浅入深宏程序3-宏程序车半球面 在不使用循环切削加工圆弧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来安排走刀轨迹,本篇文章采用将圆弧段沿X方向偏移,由外籍内的加工方式进行。如图所示R20圆弧,假设刀具每次单边切深2mm,直径每刀吃4mm,则由端面切入的位置可以计算出需要切削: 40/4=10 刀 每条圆弧起点和终点的Z坐标不变,但X坐标都同时向+X方向偏移一个相同的值,因此可设偏移量为#1,初始值为#1=36 圆弧起点 X坐标为 #2=0+#1 圆弧终点 X坐标为 #3=40+#1 宏程序编制如下: T0101 M3 S800 G0 X42 Z5 #1=36 赋初始值,即第一个圆弧直径偏移量 N10 #2=0+#1 计算圆弧起点的X坐标 #3=40+#1 计算圆弧终点的X坐标 G0 X[#2] 快速到达切削直径 G1 Z0 F0.1 直线切至圆弧起点 G3 X[#3] Z-20 R20 F0.1 切削圆弧 G1 X42 直线插补切削至外圆 G0 Z5 退至端面外侧 #1=#1-4 直径方向递减4mm IF [#1 GE 0] GOTO 10 如果#1 = 0,即此表达式满足条件,则程序跳转到N10继续执行。 G0X150Z150 当不满足#1=0,即#10,则最后一条圆弧已经切完,跳出循环。 M5 M30 由浅入深宏程序4-圆的标准方程编制宏程序车半球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