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原则(教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授课题目
第七章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二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原则
授课班级
学前教育专业 年级
授课时数
2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理论课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视频片段、教学图片
学生:完成本节预习任务,并搜集资料。
信息化平台:微信、qq空间、复旦云平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环节,理解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能力目标
能运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设计各类型、各阶段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情感目标
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环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教学难点
运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设计各类型、各阶段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教学过程 及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将本课程的学习资源包在公共邮箱共享,在QQ上布置预习任务,分配学生完成资料搜集,同时将资料上传于公共邮箱。学生通过查阅公共邮箱,实现资源同步共享。同时,为学生准备不同类别的图片、视频、文章资源,供学生思考讨论。
运用信息化手段增加师生互动的紧密性,让学生提前进入课堂准备。
视频导入(4分钟)
播放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视频,请学生仔细观看,并提问:视频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环节有哪些?
通过视频,运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明确本章节的教学目标。
探究新知
(76分钟)
探究新知
(76分钟)
探究新知
(76分钟)
探究新知
(76分钟)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环节
【小组讨论】刚才的视频,你从中得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环节有哪些?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和特殊的教育规律。其活动过程的一般环节是:选择内容、制定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示、效果分析或者反思,这既是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环节,同时也是完整的教学方案应涉及的五个方面。
选择活动内容
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在教案中即是课题的名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是整个美术活动中所要围绕的主题内容。教学内容可以是教师选择,也可以是从幼儿的各项活动中产生,还可以在幼儿的需要中生成。
教师选择内容时,要注意所选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做到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生活;在技巧上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同时,内容的选择要与季节与时事相适应;不同内容之间知识技能的连贯性。
(二)制定活动目标
针对每一课题的美术活动内容,教师都要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预定的目标使教师能有效地设计教学环节,检验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目的性,避免盲目性,从而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在制定具体的活动目标时,一般可以从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创造目标几方面来进行表述。
1.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表述的是幼儿美术学习行为变化的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幼儿外显的美术行为表现。
(2)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
(3)行为表现的具体内涵。
【举例】“画出夏天池塘中的荷花”。一般来说,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的学习,可采用行为目标的写法。教师在具体撰写时,应注意行为目标的三个方面的完整性和具体性。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习用线条画出夏天池塘中荷花的特征”,这就比较完整、具体地表达了行为目标。
2.展开性目标
展开性目标也可称过程目标,描述的是幼儿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所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实际的活动进展情况提出的相应目标。
【举例】“幼儿能提高对剪纸的兴趣”、“养成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形成对生活中美的事物的关注”。
3.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指幼儿参与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
【举例】下面是大班美术活动“蚂蚁和西瓜”活动撰的不当的活动目标:
(1)回忆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的主要情节, 感受绘本的美。
(2)尝试制作西瓜,大胆想象,用简单的形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3)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分析】本活动目标表述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表述前后不统一,前两条是发展目标的写法,第三条是教育目标的写法;二是没有充分考虑幼儿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没有充分挖掘活动的教育价值。三是目标的具体内容过于笼统,这使教师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无法真正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上。也不便于实施后的评价。
【修改归纳】
(1)通过欣赏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的主要情节及绘本中蚂蚁的各种表情和动作,感受绘本色彩简约、情趣生动的美。
(2)尝试用颜料绘制西瓜并大胆想象,能用简单线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3)体验用不同的绘画方式作画以及创意绘画带来的愉悦感。
(三)做好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包括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经验准备即幼儿完成此项内容所需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