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油脂 常规体积质量的测定》编制说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7
《动植物油脂 常规体积质量的测定》
编制说明
前言
油脂是食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之一,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热量,单位质量油脂的含热量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两倍(每克油脂产生热量达9.5kcal,即35.748kJ),油脂还提供人体无法合成而必须从植物油脂中获得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和各种脂溶性维生素(VA、VD、VE和VK)。缺乏这些物质,人体会产生多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油脂是重要的热媒介质,能增进食品风味和制作过程,如用于煎炸食品等,增加消费者食欲,因此,油脂是老百姓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此外,油脂还有很重要的工业用途,历来被用作润滑油、肥皂、表面活性剂(洗涤剂、乳化剂、润湿剂、印染剂、浮选剂、起泡剂等)、涂料、增塑剂和合成多聚物等,广泛用于矿冶、石油、机械、航空、汽车、电器、化工、纺织、建筑、药品等工业,并由此带来大量的油脂贸易。
油脂贸易往来经常涉及到体积和重量互换的问题。植物油脂密度的测定,一直是比较繁琐,特别是绝对密度,在一般性化验室中进行测定,既困难且重现性不好。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都采用“相对密度”,既用比重来替代。我国1986年实施计量法以后,在法定计量单位中,只有“密度”,而没有“比重”,故在标准制定中不再采用“比重”概念。
众所周知,单位体积中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绝对密度(g/mL),简称密度,而常规体积质量,是指每升油脂在空气中的质量。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同温度纯水质量的比值称为相对密度。由于体积与温度有关,热胀冷缩,因此,常规单位体积质量与温度成反比。天然油脂及其工业制品是甘三酯的混合物,其常规单位体积质量与组成的关系非常复杂。常温下大部分油脂的常规单位体积质量小于1,液体油脂的常规单位体积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降低。
一、 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
《动植物油脂 常规体积质量的测定》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的“ 国家粮油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作”中的一项,项目计划编号Z-449。该项国家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负责主持研究工作、方法验证、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编写编制说明等。本标准制定主要工作过程为:
首先,确定项目研究的目标,确定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料,进一步认识了动植物油脂中常规单位体积质量的测定原理和过程,理解了该项标准测定方法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常规单位体积质量是反映油脂贸易流通的重要指标。其次,对ISO 6883:2007《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Determination of conventional mass per volume(litre weight in air)》(英文版)进行全文翻译,确定拟采用或参照的常规单位体积质量测定方法。第三,通过中国标准服务网(/quy.htm )、中国知网等检索并收集了目前国内、国外比较重要的国际标准组织的方法。国外的有: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方法(ISO)、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家协会标准方法(IUPAC)、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标准方法(AOCS)、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标准方法(AOAC)、美国实验材料协会标准方法(ASTM)、德国标准组织方法(DGF)及英国标准组织方法(BSI)等;国内的有:植物油脂检验 比重测定法(GB/T5526-85)、高等学校专业教材《油料油脂检验与分析》,李桂华主编和中国商业部部颁行业标准《植物油生产工艺测定规程》等。我们对搜集到的相关标准资料进行翻译、研究和分析,结合国家标准的制订是为企业生产、贸易流通、政府部门监督、检测等提供基础技术服务的目的,测定步骤要明确的要求,本项目拟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6883:2007分析方法。第四,为了使制定的标准符合我国油脂行业生产、贸易的需要,符合我国植物油行业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质检部门的监督、检测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通过测定样品验证标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我们按照国家标准等同采用ISO国际标准的制订要求,开展实验室测定,对该标准方法所用的玻璃仪器、实验室设备、操作过程等方面进行实验验证工作。我们收集了9个样品,先后进行了80多次测定,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按该标准分析方法操作,平行试验结果符合双实验要求,标准偏差和最大绝对差值符合重复性限值要求。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我们拟订了《动植物油脂 常规体积质量的测定》标准(初稿)。第五,完成不同实验室间的验证工作。为了使制定的标准符合我国油脂生产、贸易和质检部门的监督、检测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我们选定了市售玉米油样品,请北京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河南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油脂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