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汽车维护基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2 汽车维修制度 在制定维护制度时,应考虑如下原则: 1.所采用制度的性质 ① 企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② 部门间的协作分工、配件来源 ③ 企业的维修手段 (技术力量、管理水平、设施条件等) 2.客观条件 ① 管理体制 行业划分,维修客户,网点布局等 ② 车型结构 不同车型,结构特点不同,维修环节不一样 §4—2 汽车维修制度 3.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①维护费用(元/km) 里程 费用 ②修理费用 里程 费用 ③总费用 B点为最低点,对应的里程L0为最佳维护作业里程 维修费用一般占运输成本的1/4~1/3 L C0 L0 B C(元/千公里) 修理费 维护费 ③ 运行条件 a) 道路,气候条件 b) 汽车使用条件 c) 维修技术,配件质量 d)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④ 资料、文件、信息 维修标准、厂家规定、经验积累、科研成果等 §4—2 汽车维修制度 汽车是由许多总成和部件组成,维护周期各不相同,必须根据总成和部件的维护周期作业的性质和深度进行分级。 技术经济法是按单位行程的维修总费用最低的原则进行作业组合。 三、汽车各级维护作业项目的确定 §4—2 汽车维修制度 四、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直接影响汽车维护费和寿命周期费用。 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原则 按照汽车单位行驶里程维修费用最小原则 回归概率法是按照汽车技术状况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允许极限值来确定维护周期的方法 2.汽车维护周期的确定方法——回归概率法 §4—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是指利用生产工具按一定要求维护汽车的方法,也是积累总结的操作技术经验。 汽车维护的各种作业按一定方式组合、顺序、协调进行的过程,称为汽车维护工艺过程。 §4—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汽车维护按作业性质分为:打扫、清洗、外表养护作业、检查与紧固作业、检验和调整作业、电气作业和加注作业等。 1)打扫、清洗和外表养护作业 2)检查与紧固作业 3)检查调整作业 4)电气作业 清洁、检查维护电瓶、电气件和仪表。 5)润滑作业 包括更换或添加制动液、助力油等 6)轮胎作业 7)加注作业 加燃油、加防冻液 1.汽车维护作业分类 §4—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1)工艺过程的组织应符合车辆运行的工作制度; 2)能合理利用维护工艺设备和生产面积; 3)能有效地完成规定的维护工作内容,保证维护质量; 4)工艺过程的组织应保证维护作业的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 2.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形式 为了有效地完成汽车维修工作.维护作业地点应按工艺配备,合理布局.使各方面工作协调,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减少消耗.取得最佳效益。 在组织汽车维护工艺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4—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汽车维护工艺作业的组织形式按专业分工程度不同,通常有全能工段式和专业工段式两种形式之分。 1.全能工段式 一个作业组在一个工段上实施 2.专业工段式 按其工艺特点分配在一个或几个工段上,各专业工人在指定工段上完成各自的工作,工段上配有专门的设备。 固定工位作业 平行交叉作业 §4—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形式还可按维护工作地点的布置方式,分为尽头式和直通式两种。 思考题 1.汽车维修思想有哪几类? 2.维修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汽车维护周期是如何确定的?其基本原则是什么? 4.汽车维护有哪三种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主讲:雷朱坦 《汽车维修工程》 Automotiv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Engineering 4.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4.2 汽车维修制度 4.1 汽车维护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 汽车维护基础 主要内容: 汽车维护工艺过程的作业组织、方法和内容,汽车维护的基本知识。 §4—1 汽车维护的基本概念 一、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 发动机参数 操纵性能参数 通过性能参数 经济性能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