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正弦平面电磁波.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3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 2、相速度 3、均匀平面波的特点 7.5 损耗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 两种常见的特殊情况 7.6 平面分界面的垂直入射 1、理想导体平面的垂直入射 均匀平面波从理想介质垂直入射到理想导体边界面上, 设入射波E+(z)=exEx +且朝+z方向传播, 反射波 E + H + E - H - k反 k入 z x y 图7.6.1 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 到理想导体平面上 合成波 由边界条件Et=0知 Ex/z=0=0 合成波的磁场 而 合成波的电场 若初始相角为0,则瞬时值为: 图7.6.2 电场随时间变化的波动图及其与磁场间波腹面与波节面间的关系 驻波的特点 (1)两个传播方向相反的行波 合成的波为驻波,驻波不具有 波动性,仅随时间作简谐振荡。 (2)驻波具有固定的波节面与波腹面,电场的波腹面是磁场的波节面,磁场的波腹面是电场的波节面,两者相互切换。 (3)驻波不能传播电磁能,只存在电场能和磁场的相互转化。 电场能和磁场能经四分之一周期后相互转化,与低频LC谐振时能量关系一致。 驻波应用 微波谐振腔基于这一原理设计。 根据边界条件,理想导体表面应有感应面电流, 另 * 场源作正弦变化,则激发的电磁场也做正弦变化,如无线电广播、通讯载波与激光束等。 在直角坐标中 其中 同理 E(r)为复矢量振幅 可得 同理可得 的一阶和二阶导数的复数表示。 对于 同理可得 2、亥姆霍兹方程(复数形式的波动方程) 同理可得 约去公共因子 复数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 其中 为相移常数 7.2 平均坡印廷矢量 坡印廷矢量是瞬时值,表时瞬时功率流密度矢量,但在正弦电磁场中,计算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坡印亭矢量更有意义,以此来说明在介质中电磁能能否传播。 同理可得 平均坡印亭矢量的值是否为零是衡量能否传播电磁能的标志。 意义 1、均匀平面电磁波的概念 等相位面为平面,其上E、H 处处相等,而场矢只沿传播方向变化的电磁波。若电磁波沿x轴方向传播,则H=H(x,t),E=E(x,t)。 若有一均匀平面波朝Z向传播,且E平行于X轴, 根据 图7.1 x方向传播的一组均匀平面波 其中 为复数振幅其值由边界条件确定。 表示此波朝+z方向运动。 若均匀平面波朝+z方向运动, 其通解为 等相位面沿传播方向的运动速度称为相速度,即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若有一平面波朝z方向传播,在dt的变化时间内,等相位面从z的位置运动到z+dz的位置, 应有 波长 k称为波数, k称为波矢,其方向即为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图7.1 不同时刻电磁波的波形 设在理想介质中电磁波波朝+z向传播, 若 根据 H(z)与E(z)矢量间的关系为 H(z,t)与E(z,t)矢量间的关系为 在理想介质中电磁波朝+z向传播, 均匀平面沿任何方向传播的一般情况E、H与k间有何关系和特点呢? 若均匀平面沿an方向传播,E可表示为 在无源区域内, 式中 电场与传播方向垂直 电场E和磁场H均垂直与传播方向的波称为横电磁波。 可推得 在理想介质中电磁波 注: E H VP 图7.2 理想介质中均匀平面电磁波的传播 理想介质中均匀平面波的特点: 1、E、H、k( vp )三者成正交右螺旋关系,此波为TEM波。 2、在理想介质中, E与H同相,振幅比为h。 3、在理想介质中,电磁波无衰减传播。 结论 例7.3.1 频率为100MHz的正弦均匀平面波在各向同的均匀理想 介质中沿-z方向传播,介质的特性参数为e r =4、 m r=1、 g=0。 设电场沿x方向,当t=0,z=1/8时,电场等于其振幅值10-4V/m。 试求:(1)波的传播速度;(2) E(z,t)和H(z,t) ;(3)平均坡印廷矢量。 解: (1) (2) 可设 将 时, 代入得 (3) 7.4 平面波的极化 波的极化——电场强度E 矢量末端随时间变化的轨迹。 1、直线极化 若以均匀平面波朝+z方向传播, 则 设z=0 合成E大小在变而方向不变,矢端轨迹为直线 图7.4.1 直线极化平面波 2、圆极化 Ex超前Ey为右极化波, Ex滞后Ey为左极化波。 另将姆指指向波的传播方向,若的矢端运动与右手的环绕方向一致,则为右极化波;若与左手的环绕方向一致,则为左极化波。 广播、电视、微波通讯天线发射的波为直线极化波。 卫星天线发射、雷达导航采用的波常为圆极化波。 应用 应用 图7.4.2 圆极化平面波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