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血液生理-上海海洋大学-吴文惠教授.ppt

发布:2023-07-28约3.08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LOOD § 1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2 血细胞生理§ 3 生理性止血§ 4 血型与输血 概述: 细胞内液(40%)体液(60%) 组织液15% 细胞外液(20%) 血浆4% 淋巴液.脑脊液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血浆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稳态(homeostasis):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含氧量、pH值、温度、渗透压等)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存的必要条件. 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细胞细胞外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一 组成: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二.? 理化特性 (一)?? 血液的比重: 1.050~1.060(血液) 1.025~1.030(血浆) (二)????血液的粘滞性:4-5/水 (三)???血浆渗透压: 313mOsm/L =5790 mmHg (osmotic pressure of blood plasma) 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与溶质颗粒数的多少成正比. 电解质→晶体渗透压: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 311 mOsm/L 白蛋白→胶体渗透压:保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1.5 Osm/L ?血浆渗透压 等渗溶液:0.85%NaCl 溶液5%G溶液1.9%尿素溶液等张溶液:能使悬浮于其中的RBC保持正常体积和形态的盐溶液.“张力”是指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造成的渗透压. 0.85%NaCl 溶液、5%G溶液? (四)血浆的pH值1,pH值7.35-7.45。2,血浆pH值主要决定于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即NaHCO3/H2CO3的比值。通常NaHCO3/H2CO3比值为20。3,血浆中有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 红细胞内有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Na2HPO4/NaH2PO4、KH2PO4、KHCO3/H2CO3等缓冲对,都是很有效的缓冲对系统。4,肺和肾不断的排出体内过多的酸或碱的情况下,通常血浆pH值的波动范围极小。 三. 基本功能物质运输(运输者)血液能将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 糖类、脂类、维生素、水和盐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通过代谢产生一些废物,和二氧化碳、尿素尿酸和肌酐等,再经血液运送到肺、肾、皮肤和肠管而排出体外,体内各腺体所分泌的激素也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各组织和器官。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解者)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水,水的比热较大,故能缓冲体温变化,并能将深部器官所产生的热量运送到体表予以散发。另外血液中还含有抗酸物质和抗碱物质,当外来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抗酸或抗碱物质就会发挥其作用,使血液酸碱度不会变化太大,从而保证机体能正常的进行代谢。 防御和保护(防卫者)血液中含有一些有形状的东西,如白细胞,这些白细胞能够吃掉外来的微生物和体内的坏死组织。血液中还含有一些引起抗外来微生物的抗体,这些抗体也能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 ,从而使机体免于发生传染病。血浆蛋白功能:运输、缓冲、生理止血、营养储备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O2 CO2 3.RBC叠连现象:许多RBC较快地以凹面相贴,形成一叠RBC的现象 RBC叠连 →表面积/容积↓→磨擦力↓ → 血沉↑ 形成的快慢主要决定于血浆的性质,白蛋白↓, 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白蛋白↑→红细胞叠连↓→摩擦力↑→血沉↓ 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叠连↑→摩擦力↓→血沉↑ RBC的渗透脆性Erythrocyte Osmotic Fragility RBC的渗透脆性: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渗透脆性。用以衡量RBC对低渗溶液抵抗力的大小.NaCl溶液浓度 RBC的渗透脆性0.46%~0.42% 开始溶血,最小脆性0.34%~0.32% 完全溶血,最大脆性 (三) RBC的生成: ?1.?? 红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 再生障碍性贫血 多能造血干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母细胞→早幼粒RBC→中幼粒RBC→晚幼粒RBC→网织RBC→成熟RBC红细胞增多症600万/微升微血管易于堵塞心脏负担加大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