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三、四)第二节幼儿体育.ppt

发布:2019-01-02约3.14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幼儿体育 幼儿体育的意义 幼儿体育的任务※ 幼儿体育的内容和手段※ 一、幼儿体育的任务 保护幼儿的生命与健康,锻炼身体, 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 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对 体育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卫生习惯。 二、幼儿体育的内容和手段 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 ※ 制订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幼儿体格锻炼※ 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注意幼儿安全※ 重视幼儿的心理卫生※ (二)制订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生活制度是指什么? 制度生活制度的依据 1、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2、根据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 3、考虑季节的变化、地区的特点以及家长的需要。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 晨间活动 早操和晨间锻炼 教学活动 游戏和户外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 离园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包括睡眠、饮食及保持个人身体、服装及环境清洁等习惯。 ? ???首先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幼儿每天的睡眠时间一般不低于1 2 小时,其中的午睡时间应不少于2 小时,要养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睡眠的姿势应保持仰卧和右侧卧为宜。同时还要培养幼儿学习整理床铺、把衣服鞋袜整齐放在固定地方的习惯。 ? ???其次,要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包括愉快进餐、正确使用餐具、定食定量、不偏食不抵消食,不边吃边玩、不吃零食等。 ? ???再次,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包括饭前便后洗手、每天洗脸、洗脚、刷牙,经常理发、剪指甲、擦鼻涕,正确使用手绢,会保持服装的整洁及环境整洁等。 (四)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的形式 (1)早操 (2)体育课 (3)户外体育活动 1、按场地分: 户外体育活动 室内体育活动 2、按组织形式: 集体活动 小组活动 分散活动 3、按规则: 有规则活动 无规则活动 4、按使用材料: 徒手进行的活动 持器械进行的活动 依靠大型器械进行的活动 利用自然进行的活动 5、按严密程度与指导方式的不同: 正规性体育活动 非正规性体育活动 进行体育活动时一些注意的事项 1、运动量从小到大再到小。 2、运动强度和密度合理搭配。 运动强度较大,密度应相对小些;运动强度较小,密度可以适当增大些。 3、身体各部位活动有机结合。 4、注意季节、气候的特点。 ※ (五)幼儿体格锻炼 (六)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注意幼儿安全 幼儿园保育员岗位职责 1、负责照顾幼儿一天在园的生活(饮食、盥洗、午睡) 2、负责保管本班的物品、用具,保管幼儿衣物等用品。 3、负责本班房室、设备、环境及包干区环境卫生的清扫、清洁。 4、负责按要求定期做好幼儿茶杯、毛巾、玩具、被褥等用具的清洁、消毒和保养。 5、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合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6、在保健医和本班教师的指导下,配合维护幼儿安全及卫生保健。 (七)重视幼儿的心理卫生 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意要点 1、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2、以积极情绪影响幼儿心理健康 3、通过游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治疗) 4、调动家长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 * 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体育的二维含义,即,促进身体健康发育与有效开展教育活动 幼儿体育的生理基础 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期,人处于初步的发育阶段:骨骼细小,硬度差,容易变形,肌肉体积小,收缩力弱,心脏心腔小,心肌薄,心肌收缩力小,心跳快,肺组织的弹力纤维少,肺活量小,呼吸弱,神经系统易兴奋,注意不集中。因此,而决定幼儿不宜进行过大压力的负重练习,也不能进行大强度过长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即决定了幼儿期体育活动具有特殊性与选择性的特点,采用科学适当的体育方法进行教育。 幼儿体育的心理基础 心理特点:依据人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年龄特征,即决定幼儿期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特征,但思维能力较差,发育不成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言语能力都相对较低,社会性较差,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不坚定,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差,应变能力弱,情绪、个性、性格都有待于后天的培养,但喜欢玩耍、游戏、好动。另外,适宜的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启蒙教育便是适合幼儿心理特征,且能设置适宜的教育环境,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活动欣赏——幼儿园中班幼儿体育活动:小动物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