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勾股定理实际应用1.ppt

发布:2018-07-01约1.39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温故知新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B C ∵ 在Rt△ABC中, ∠C=90o ?BC2+AC2=AB2 在△ABC中,∠C=90°, 若已知a、b,则c= 若已知a、c , 则b= 若已知b、c,则a= c a b A B C 勾股定理的应用 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 一块长3m,宽2.2m的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 2m D C A B 解:连结AC,在Rt△ABC中, AC= ≈2.236 因为AC______木板的宽, 所以木板____ 从门框内通过. 大于 能 1m A C B 50cm 120cm ? 练一练(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探究2 如图,一架长为10m的梯子AB斜靠在墙上, 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 顶端下滑1m,那么它的底端是否也滑动1 m? A B C 所以梯子的顶端下滑1m,它的底端 不是滑动1m. 10 8 D E 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2m呢? “引葭赴岸”是《九章算术》中的一道题: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 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探究3(古题鉴赏) 有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池塘, 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 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 拉向水池一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请问这个 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 多少? 题意是: BC为芦苇长, AB为水深, AC为池中心点距岸边的距离。 解:如图 5 x X+1 设AB =x尺,则BC =(X+1) 尺, 根据勾股定理得: x2+52=(x+1)2即:(x+1)2- x2 =52解得:x=12 所以芦苇长为12+1=13(尺)答:水深为12尺,芦苇长为13尺。? ? 印度数学家什迦逻(1141年-1225年)曾提出过“荷花问题”: 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 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 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 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 请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 你能解决吗? D 0.5尺 x X+0.5 2尺 A C B 即:x2 + 22 = (x+0.5)2 解得x=3.75. 设AC=x尺,则AB=(x+0.5)尺. 由勾股定理得, 在RtΔABC中,∠ACB=90°, 答:湖水深3.75尺. 解:由题意得BC=2尺,CD=0.5尺.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边及另两边的大小关系,也可以求出未知的边.) 练习:1.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m,另一棵高2m,两树相距8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要飞______m 8m 2m 8m A B C 2.一种盛饮料的圆柱形杯(如图),测得内部底面直径为5㎝,高为12㎝,吸管放进杯  里,杯口外面露出5㎝,问吸管要做多长? 5㎝ 12㎝ 5㎝ ? 13㎝ 吸管长 18cm 3.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求旗杆的高度 A B C 5 1m X X+1 X+1 这是测量旗杆高的一种好方法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