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与胶体化学12 固—液界面(润湿作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固 液界面(润湿作用)
润湿(wetting ):在固体表面上一种液体取代另一种与之不
相溶的流体的过程。涉及三相,有两相是流体。分为三类过
程:粘湿(adhesion) 、浸湿(immersion)和铺展(spreading) 。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液面与固体表面粘附
时对外所作的最大功的绝对值称为粘附功,它是液体能否
润湿固体的一种量度。粘附功越大,液体越能润湿固体,
液-固结合得越牢。
在粘附过程中,消失了单位液体表面和固体表面,产
生了单位液-固界面。粘附功就等于这个过程表面吉布斯自
由能变化值的负值。
W Gs (g g g )
a ls gl g-s
粘附功(work of adhesion)
浸湿功(work of immersion)
等温、等压条件下,将具有单位表面积的固
体可逆地浸入液体中所作的最大功称为浸湿功,
它是液体 固体表面取代气体能力的一种量度。
只有浸湿功大于或等于零,液体才能浸湿固
体。在浸湿过程中,消失了单位面积的气、固表
面,产生了单位面积的液、固界面,所以浸湿功
等于该变化过程表面自由能变化值的负值。
s
W G (g g )
i ls g-s
W 0 浸湿。
i
浸湿功(work of immersion)
铺展系数(spreading coefficient)
铺展系数(spreading coefficient)
等温、等压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液固界面取
代了单位面积的气固界面并产生了单位面积的气
液界面,这过程表面自由能变化值的负值称为铺
展系数,用S表示。若S ≥ ,说明液体可以 固体
表面自动铺展。
S Gs (g l-s g l-g g s-g )
1、接触角(contact angle)
气、液、固三相交界点,气-液与气-固界
面张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通常用q表示。
若接触角大于90 °,说明液体不能润湿固
体,如汞 玻璃表面;
若接触角小于90 °,液体能润湿固体,如水
洁净的玻璃表面。
接触角的大小可以用实验 cosq g s-g g l-s
测量,也可以用公式计算: g l-g
接触角(contact angle)
接触角的示意图:
接触角的测定
1、角度测量法
是一类应用最广、较方便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其原理
是用量角器直接量出三相交界处流动界面与固体平面的夹
角。主要做法有投影法、摄影法、显微量角法、斜板法和
光点反射法。
(1)投影和摄影法
(2 )显微量角法
用一安装有量角器和叉丝的低倍显微镜观察液面,直接
读出角度。
(3)斜板法 原理是将固体板插入液体中,当板面与液
面的夹角恰为接触角时,液面一直延伸至三相交界处而不
出现弯曲,此夹角即为接触角。
接触角的测定
(4 )光点反射法
原理是利用一个点光源照射到小液滴 ,并在光源
处观察反射光,当入射光与液面垂直时,才能在液面
看到反射光。测定时,使光点落在三相点位,并以此
为中心,改变入射光角度,使之在固体表面的法平面
中作圆周运动,当光线在某位置突然变亮时,入射光
与固体平面法线的夹角即为接触 ,此方法有较好的
测量精度,可用于测定纤维的接触角,缺点是只能测
定小于90°的接触角。
接触角的测定
2、长度测量法
(1)小滴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