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doc

发布:2016-12-23约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朱子治家格言》里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但随着国家的富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步地提高,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作为新时代的儿童,吃穿用度不用愁,根本体验不到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所以对他们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是势在必行、必不可少的。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它的确立,可以体现出世界对勤俭的一种呼唤,其意义是深远的。我抓住这一节日契机,有针对性地对孩子们进行了这方面的教育。 其一,讨论:各种饭菜、水果、衣物、书本、生活用品等是从哪里来的?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这些东西来得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少工人、农民叔叔伯伯阿姨们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我们怎么能不珍惜,又怎能轻易浪费呢? 其二,讲故事。给孩子们讲周总理、雷锋、李嘉诚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故事。以真实事例打动教育他们。 其三,实践。让幼儿利用区域中准备的毛线、玉米皮、橡皮泥等等材料,实际动手操作:织布,编蒲团,做面食……体验劳动的艰辛。 其四,参观。带幼儿到附近的田地、大棚里观察大人们的工作,激发他们对劳动者的赞叹感激尊重之情。 其五,讲解、背诵古诗《悯农》。 其六,说一说:自己以后要怎样勤俭节约?引导幼儿要从多方面来节俭,如怎样节约粮食、节水、节电、节能、节钱等。 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孩子们真的学到懂得了很多,从他们的表情和言谈中,我发现,他们也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很多。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们在朗声诵读。 2 相信幼儿的能力 户外活动时,我经常看到孩子们趴着玩滑梯。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难免紧张,生怕他们会出现这样那想的状况。几番劝阻,收效甚微,孩子们依旧按着自己的意愿玩着。于是我便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玩,不按常规出牌,猜他们怎么说:“坐着滑得慢,趴着还快”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还真是呢。孩子们还真不那么简单,在玩的过程中居然发现了阻力的存在,坐着的阻力要比趴着的阻力大。我感动于孩子们的发现,尊重了他们的选择,允许了他们的花样玩法。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保证注意安全。为保险起见,先请他们说说怎么样来保护自己。大家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后面的不能推前面的;为了不磕到嘴巴,可以用手捂着嘴;可以仰起头;也可以侧着身子;可以轮流当监督员……看到孩子们玩得最快乐自在,我也高兴开心。这样,既尊重了孩子的选择,也维持了秩序。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我们要善于发掘幼儿的潜能,相信并赏识幼儿的能力。 3 如何对待内向的孩子 俗话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对待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我们不能责骂他沉闷,也不能强制他活泼,更不能拿话刺激他。因为你越斥责,就越容易使孩子畏缩、消极;尤其是以命令口气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在人前当孩子的面说他性格内向、不会和人打招呼等等。 对于这类孩子,应给他们制造一个相对没有压力,较为宽松的环境,让同类性格的孩子和他们一起游戏,彼此便容易相处,还能使他们交谈;还可以让他们与比自己小的孩子玩耍,找到自信。只要拥有了自信,假以时日,孩子的内向性格和消极态度自然而然会有所改善。 4 父母该怎样帮孩子克服恐惧 害怕是人人都有的,何况孩子。要想帮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应先了解他害怕的真正根源。而父母在面对孩子因恐惧产生的情绪反应时,需先了解他所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如害怕黑暗,应陪伴他在黑暗中逐渐壮胆,增加面对黑暗的勇气;如果恐惧暗影造成的幻象,应先让他看清楚阴影的真面目。 如果大人发现孩子有害怕“鬼”的倾向,却无法得知他害怕的是什么,可以尝试使用说故事的方式,一边说给孩子听,一边让他说说他的感觉,以理清他所害怕的是什么。让孩子从故事中得到一些心灵上的安慰,且以美好的事物充实其心灵。 若发现孩子所恐惧的是“黑暗”,就为他开一盏小台灯,或是在孩子活动的每个角落,都保持明亮的光线。硬是强迫孩子勇敢面对他不会处理的恐惧,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他觉得更加害怕。 如果孩子说的“鬼”,是一种黑影或是找不出来源的声响,父母可以陪他一起去发现那些令人恐惧的物和声,究竟是哪儿来的?如果孩子年纪还小,说不清他害怕的“鬼”是什么,父母不妨给予他情感上的保证,让他知道有人陪伴他,他不会被丢在黑暗中。千万不要在孩子害怕时,说他是“胆小鬼”或是“不勇敢”,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真的很没用,,或是认为天不怕、地不怕,才是好事情、好孩子。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甜蜜温馨的爱,不仅可以增加亲子情谊,还会使他觉得无论处在何种环境下,都是温馨与安全的,对于未知的事物,又何惧之有? 5 多一些鼓励 离园时,经常听到家长问孩子:“今天你学什么了?”“你怎么就学不会呢?”“你瞧某某某画的多好!你看看你画的那是什么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