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生物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发布:2025-02-16约2.4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3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四川省成都市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激素调节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主要围绕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展开,与上一节课所学到的生长素的概念和产生有关。学生需运用已有的知识,对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生能够建立对植物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的认识,发展对生命现象的系统思考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和案例分析,学生将提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具体表现,包括促进生长、抑制生长、促进生根、抑制生根等。

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其原因。

难点:

1.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和应用。

2.生长素作用机理的微观解释。

解决办法:

1.通过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生长素作用的表现和两重性。

2.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探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结合现代生物学研究,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尝试解释生长素作用机理,突破对微观机制的认知难点。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实验装置、显微镜、数码相机、投影仪、计算机。

2.课程平台:学校生物实验室管理系统、学校在线学习平台。

3.信息化资源:植物激素调节相关教学视频、实验操作步骤演示动画、生长素作用的相关文献资料。

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标本、教学模型。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素处理下的生长变化图片,提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引发对生长素作用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生长素的概念、产生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初步作用。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几个方面,包括促进生长、抑制生长、促进生根、抑制生根等。

举例说明:结合实际案例,如水稻的拔节、树木的生根等,说明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具体作用。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植物生长素处理后的生长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3.教学活动(约30分钟):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如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数据分析: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生长素作用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和结论,全班交流讨论,共同完善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认识。

4.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学生对生长素生理作用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关键知识点。

5.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关键知识点,强调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其原因。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6.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阅读相关文献、完成思考题、设计简单的生长素实验方案等,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教学反思(约5分钟):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准确地描述生长素的概念、产生、运输和生理作用,包括生长素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学生能够区分生长素的不同生理作用,如促进生长、抑制生长、促进生根、抑制生根等,并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其原因。

2.能力提升:

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提升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在数据分析环节,学生学会了如何处理实验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提高了数据分析能力。

在小组讨论和汇报环节,学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3.思维发展:

学生通过学习生长素生理作用,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问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在探究生长素作用机理时,尝试从分子水平解释生长素的作用,促进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应用能力: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农业生产中生长素的应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