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5-6单元电子备课.docx

发布:2022-04-20约2.91万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2年-2023年 2022年-2023年 实验小学 一 年级上册 语文 学科电子备课 第 五 单 元 执教者: 本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教学目标 学习《画》让学生感受谜语诗的神奇和有趣,结合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学习《大小多少》通过对比形象的呈现,了解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认识不同大小、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学习《小书包》让学生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帮助学生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学习《日月明》揭示会意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学习《升国旗》让学生了解五星红旗的历史、升国旗时的基本礼仪,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 掌握 23 个汉字、2 个笔画,认识 60 个生字;了解事物间“大小” “多少”的关系和学习用品的名称和用处;了解会意字的结构规律。 能够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通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大意。3.养成整理文具的好习惯,产生热爱祖国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本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反思: 1、掌握23 个汉字和 2 个笔画,认识60 个生字;了解事物间“大小” “多少”的关系;认识学习用品的名称和用处;了解会意字的结构规律。 2.理解词语,通过朗读想象语句描绘的情景。 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能够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并能产生热爱祖国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13 课时 实验小学 一 年级上册 语文 学科电子备课 执教者: 教学内容 6.画 课型 识字课 认识“远﹑色”等 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是意思相反的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朗读、背诵古诗的过程中了解古诗大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ft水画, 标 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教学时数 本课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1.认识“远﹑色”等 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ft水画,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写有反义词的头饰;一幅ft水画;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2 课时 认识“远﹑色”等 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 等 4 个字。 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初步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二次修改方案及教学随感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 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 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 10 个生字。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有错及时纠正。 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6.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 顺 。 7.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8.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小组内赛读,评选读得最好的选手。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1.学生自由背诵。 2.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教师引言:大家背得不错!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 (这首诗写的景色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 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ft有色,近听水无声” 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教师引问: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见过“ft”?说说“ft”是什么样的。(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 远看ft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教师总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ft无色, 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ft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第二课时 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