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高分子材料— 通用高分子材料(说课稿)高二化学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5.2.1高分子材料—通用高分子材料(说课稿)高二化学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分子材料—通用高分子材料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第X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探究高分子材料的性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强化学生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现象,培养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结构特点,特别是通用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和典型代表。
②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其合成方法、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③分析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应用,如塑料、橡胶、纤维等,理解其在不同行业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①理解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包括分子链结构、交联度和分子量等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尤其是聚合反应的类型和机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
③高分子材料的降解和回收利用,涉及环境科学和化学工程的知识,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要求较高。
④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高分子材料,这需要学生具备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实例,系统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高分子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合成过程和应用实例,增强直观性。
2.网络资源:引入在线实验模拟和视频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3.教学软件:利用化学教学软件进行虚拟实验,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安全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课题——高分子材料。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高分子材料?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老师,我家里用的塑料瓶子、衣服上的尼龙纤维都是高分子材料,它们很耐用,但容易破碎。)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对高分子材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世界,探究它们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二、新课讲授
1.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教师: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高分子材料的定义。高分子材料是由大量分子单元(单体)通过化学反应连接而成的,具有很高的分子量和一定结构特征的材料。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学生:老师,高分子材料有哪些分类?)
(教师:高分子材料主要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如纤维素、蛋白质、橡胶等,而合成高分子材料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教师:了解了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它们的结构和性质。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决定了它们的性质,而性质又决定了它们的应用。)
(学生:老师,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是怎样的?)
(教师: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主要包括分子链结构、交联度和分子量等。分子链结构决定了材料的柔韧性和强度,交联度决定了材料的弹性和耐热性,而分子量则影响了材料的溶解性和加工性能。)
3.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教师:那么,这些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社会中有什么样的应用呢?)
(学生:老师,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建筑、交通、医疗、电子等行业都有涉及。)
(教师:是的,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确实非常广泛。比如,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轻便、耐用、成本低;合成橡胶则广泛应用于轮胎、密封件等;合成纤维则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等行业。)
4.高分子材料的环境问题
(教师:但是,高分子材料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比如,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学生:老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教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一方面,我们要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提高回收利用率;另一方面,我们要研发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课堂活动
1.实验演示
(教师: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质,我们来进行一个实验演示。)
(学生:老师,实验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教师:实验中,我们将演示高分子材料的溶解性、强度和弹性等性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并思考这些性质与材料结构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