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广告心理(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广告心理 6.1 消费者心理概述 6.2 影响消费者心理、行为的因素 6.3 广告心理过程 6.4 广告的心理效应模式 讨论题 第一节 消费者心理概述 只有真正了解消费者的这些心理活动及心理活动过程,才能使广告的知觉与观念、理智与情感的诉求产生预期目的。由此看来,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广告活动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没有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的广告计划是无根据的,那么,没有对消费者心理进行研究的广告更是盲目的。 第二节 影响消费者心理、行为的因素 大多数品牌都有其相应的消费群体(市场区隔),不同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也不一样。 为了使广告主在制定广告战略时有的放矢,使广告活动有效地打破消费者的心理防御。了解目标消费群体(或广告诉求对象)的心理特征是十分必要的。各种群体在广告活动和消费活动中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差异。 第三节 广告心理过程 一、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而知觉则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所固有的本能,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觉和知觉的途径有许多种,但对人的认识有重要作用的,主要是视觉、听觉和知觉。对于广告策划和创作来说,有重要意义的,也是视觉、听觉和知觉这三种认知形式或途径。广告策划在事实上就是从对这三种认识形式的刺激开始的。 第四节 广告的心理效应模式 一、广告心理效应模式 众所皆知,广告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把产品推销出去,然而广告能否达到这一目的,则取决于广告能否对消费者产生深刻的影响。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通常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对此,广告研究者从上世纪初开始就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至今已形成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广告心理效应模式,这些模式依提出年代的先后顺序呈现如下: 一、讨论题 1.影响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广告心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请举例说明 3.广告心理的效应模式有哪些? 二、分析题 (一)请对下述两则广告案例从广告心理角度分别加以分析 (二)2006年中国下列广告语比较流行,请你从广告心理角度进行分析。 * * 广告理论与策划 主 编 陶应虎 一、消费者心理因素 人们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受消费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包括动机、感觉、态度、学习等方面。 1.动机 图6.1消费者需要与购买行为 2.感知 3.态度 4.学习 按照“刺激物——反应”理论,人的学习过程是由驱使力、刺激物、诱因、反应和强化五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图6.2。 图6.2 人学习过程各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心理类型 1.求新、奇购买动机 2.求美购买动机 3.求名购买动机 【案例6-6】美国派克钢笔曾经在罗斯福总统签字的照片旁写上广告短语:“总统用的是派克。” 4.求廉购买动机 5.求实购买动机 6.好胜购买动机 7.从众购买动机 8.储备(投机)购买动机 一、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消费者购买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二、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强烈、深远、广泛的影响。 三、社会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受相关群体、社会阶层、家庭和社会身份与地位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1.相关群体 2.社会阶层 3.社会身份与地位 4.家庭 四、个人因素 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同的前提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仍会因其年龄、职业、收入、个性和生活方式等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1.年龄 2.性别 3.职业 4.收入 5.生活方式 6.经济状况 7.个性 8.自我形象 【案例6-13】牙膏消费者特征 【案例6-14】各种奶粉的消费者特征 (一)视觉刺激 1、红色 视觉刺激强,让人觉得活跃、热烈,有朝气。在人们的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样、好运、喜庆相联系,它便自然成为一种节日、庆祝活动的常用色。同时红色又易联想到血液和火炮,有一种生命感、跳动感,还有危险、恐怖的血腥气味的联想。灭火器、消防车都是红颜色的。 【案例6-15】雀巢咖啡广告(见图6..3) 【案例6-16】麦当劳广告(见图6.4) 2、黄色 明亮和娇美的颜色,有很强的光明感,使人感到明快和纯洁。幼嫩的植物往往呈淡黄色,又有新生、单纯、天真的联想,还可以让人联想起极富营养的蛋黄、奶油及其他食品。黄色又与病弱有关,植物的衰败、枯萎也与黄色相关联。因此,黄色又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