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 目录 引言 本文试图根据韩礼德对于语法隐喻理论的发 展并结合其意义进化论思想探讨语法隐喻的 语篇功能.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 韩礼德从1990年起发表了一连串论文讨论语法隐喻问题,标志着该理论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a)提出了语法隐喻综合征(the syndrome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的概念,即某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表达方式是经过了一连串语法隐喻转换(grammatical transformations)之后的结果;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 例1: (1) Fire intensity has a profound effect on smoke injection. (1a) The intensity of a fire profoundly affects the injection of smoke. (1b) According to the intensity of a fire, more or less smoke is injected. (1c) As a fire grows more intense, so more smoke is injected.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 (b) 对语法隐喻进行了重新归类,共区分13种语法隐喻,表明: (1)语法隐喻不仅指名词化现象,而是包括任何形式的级阶转移(rankshift); (2)情态和语气成分也被纳入了概念语法隐喻; (3)韩礼德反对语篇隐喻的提法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 (c) Halliday(1992)提出用意义进化论(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meaning) 种属进化(phylogenesis) 个体进化(ontogenesis) 逻辑进化(logogenesis) 三个维度阐释意义进化的过程以及语法隐喻产生的机制。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包括如下等功能或机制 分类(taxonomization) 过滤(distillation) 凝聚(condensation) 指称(referring) 扩充(expanding) 逻辑推导(logical reasoning) 语篇优化(textual optimalization)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 (a)分类: 分类功能指语法隐喻通过名词化(nominalization)机制将某些动态的过程或性状表现为可供多人讨论或认识的名词 。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 (b)凝聚与过滤: 语法隐喻一方面具有凝聚概念语义特征(the condensation of ideational semantic features)的作用,即综合了过程(或性状)的动态范畴意义和作为个体(entity)的指称范畴意义 另一方面又具备过滤语义特征(the semantic process of distillation)的作用,即滤去原有的动态的过程或属性含义而最终抽象为超越具体交际情景的技术性特征。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 例2: Moves →is moving → a moving object →movement →motion planets move →the planet is moving →a moving planet →the planets moving →the movement of planets →planetary motion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 (c) 指称功能: 传统上,语言哲学家们讨论指称问题时一般都只探讨名词的指称作用语法隐喻理论研究探讨拓展了传统指称研究的范畴。 其次,传统的指称理论主要是一种静态的研究,只是对现有语言现象的归类和描写,而语法隐喻则动态地追溯一些名称的历史渊源,所以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的指称理论研究。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 (d) 扩充功能: 扩充功能指语法隐喻以级转移的方式将过程或性状体现为名词的同时也赋予其“将大量的词汇材料组织成为某种功能配置的潜势”的语篇功能。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 (e) 逻辑推导功能: 首先,如果说话者在前一句中以过程(process)体现某一内容,他在后面再次提起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将该内容表现为名词化形式的语法隐喻,这显然是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另外,由于名词词组可以在语篇中自由地移动,即既可以充当主位,又可以用作述位,语法隐喻对于语篇的主位推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 例3: 上网有很多方式,如通过专线接入、分组交互网接入、普通市内电话网拨号接入、ISDN接入等等。其中通过市话网拨号接入既能享受到Internet上面的全部服务,又相对于其他方式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