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雕刻》(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吉美版.docx
《5小雕刻》(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吉美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5小雕刻》(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吉美版
教材分析
《5小雕刻》(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吉美版
本节课选自吉美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雕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教材以“小雕刻”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步骤,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发现美到创造美,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previous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基础的美术知识和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手工操作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动手实践活动通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动手尝试来学习新知识。他们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个别学生在细节处理和耐心方面可能有所欠缺。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雕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工具使用不熟练、雕刻技巧掌握不足、作品精细度不够等问题。此外,对于一些耐心不足的学生,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可能会是一个挑战。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雕刻工具(如小刀、木块)、颜料、画笔、安全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
-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教学视频、雕刻作品图片库、在线教学指导文档
-教学手段:实物演示、分组合作、个体指导、作品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创设情境:展示一些精美的雕刻作品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雕刻艺术的魅力。
-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些作品,思考雕刻艺术家是如何通过简单的工具将一块普通的木头或石头变成精美的艺术品?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雕刻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耐心和创造力。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小雕刻,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品。
2.讲授新课(15分钟)
-展示雕刻工具和材料,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演示基本的雕刻技巧,如切割、打磨、刻画细节等,并解释每个步骤的要点。
-分发教材,让学生跟随教材中的步骤和示例,开始自己的雕刻创作。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雕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解答疑问。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雕刻方法,发挥自己的创意。
-练习结束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作品进行展示。
4.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10分钟)
-教师提问:在雕刻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教师提问:雕刻过程中,你有哪些新的发现或想法?
-学生分享创新点,教师引导他们如何将这些想法应用到作品中。
5.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雕刻技巧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雕刻艺术,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
-提醒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培养良好的创作习惯。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雕刻历史与文化:介绍中国雕刻艺术的历史发展,如秦汉时期的石雕、唐宋时期的木雕等,以及各地雕刻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雕刻材料与技术:探讨不同材料的雕刻特点,如木雕、石雕、金属雕等,以及各种雕刻工具的使用技巧和雕刻工艺流程。
-雕刻艺术欣赏:收集国内外著名的雕刻作品图片,包括现代雕塑艺术家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雕刻与生活:介绍雕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具、装饰品、建筑构件等,让学生了解雕刻艺术的实用价值。
2.拓展建议: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雕刻艺术展览、博物馆或雕刻工作室,亲身体验雕刻艺术创作的环境和过程。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雕刻创作,如木头、石头、塑料等,并记录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对雕刻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如选择一个特定的雕刻流派或艺术家,研究其艺术风格、创作理念等。
-交流分享:组织学生进行雕刻作品的交流和分享,通过同伴评价和教师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信息技术应用: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学生作品和教师点评,让学生能够在线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借鉴。
-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雕刻学习,了解雕刻艺术,支持孩子的创作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在讲授《5小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