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4.1函数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doc

发布:2025-03-31约1.8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4.1函数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初步驾驭函数概念,能推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2.依据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给定其中一个量,相应地会求出另一个量的值.

3.会对一个详细实例进行概括抽象成为函数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函数概念,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的观点相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实力.

2.经验详细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经验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2.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视察、操作、沟通、归纳等探究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学问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模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驾驭函数概念,能推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看作函数.

【难点】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概括为函数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景问题:一辆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里程为s千米,设:行驶时间为t小时

请同学们依据题意填写下表:

t/时

1

2

3

4

5

s/千米

师:在以上过程中,有没有改变的量?有没有始终不变的量?

生:改变的量是时间和里程,不变的量是速度.

师:在上面的过程中,汽车可以开1小时、2小时、3小时,…,相应的里程是60千米、2×60千米、3×60千米,…,因此,随着时间的改变,里程数相应的发生了改变.这个问题反映了匀速行驶的汽车所行驶的里程随时间改变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探究活动.

活动一:每张电影票零售价20元,随着买的张数的增加,所需付的总钱数是如何改变的?

(1)买1张须要花多少钱?买2张须要花多少钱?3张?4张?

(2)依据列举,填写下表.

张数n

1

2

3

4

5

6

总钱数y

20

40

60

80

100

120

(3)你能说说张数(n)与总钱数(y)之间的改变规律吗?

活动二:回想一下自己坐摩天轮时候的感受,我们知道人随着轮会始终做圆周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高度先不断上升后不断下降,再上升下降,依次循环重复.

(1)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与旋转时间t之间有关系吗?

(2)请看下图,反映了旋转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

(3)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出,每过6分钟摩天轮就转一圈,高度h完整地改变一次.而且从图中大致可以推断给定的时间所对应的高度h.下面依据图进行填表:

t/分

0

1

2

3

4

5

……

h/为

3

11

37

45

37

11

……

(4)对于给定的时间t,相应的高度h确定吗?(确定)

(5)在这个问题中,我们探讨的对象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探讨的对象有两个,是时间t和高度h)

(6)说说这两个变量之间关系?

活动三:在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时,下降的时间和高度有这样的关系:h=,其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g=10m/s

(1)计算当t为10,20,30时,相应的下降高度h是多少?

(2)给定一个t值,你能求出相应的h值吗?

2.议一议.

在上面我们探讨了三个问题,下面大家探讨一下,在这三个问题中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

相同点是:这三个问题中都探讨了两个变量,并且给定其中某一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了另一个变量的值.

不同点是:在第一个问题中,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次个问题中是以图象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第三个问题是以关系式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的.

3.函数的概念.

在上面各例中,都有两个变量,给定其中某一个变量的值,相应地就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一般地,在某个改变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假如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4.函数的形式.

一般有列表法、图象法、关系式法.

5.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思索:上述问题中,自变量能取哪些值?

对于自变量可取值范围内的一个确定的值a,函数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这个对应值称为当自变量等于a时的函数值.

三、举一反三

1.购买一些练习本,单价0.5元/本,总价y元随练习本本数x的改变而改变,并写出关系式.

2.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10cm,高h可以随意伸缩,写出面积s随h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从现实问题动身,通过探究找出了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改变的规律,并提出了函数的相关概念,这对以后接着学习函数学问有重要意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