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教育学考卷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3-22约7.24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教育学考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

答案:B。详细解释:“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所以选B。

2.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A.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B.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

C.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D.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

答案:A。详细解释: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普及性强调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教育;基础性是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强制性是国家法律规定必须接受的教育。所以选A。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进行科学发现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D.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答案:D。详细解释: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以及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等方面。A、B、C选项通常不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主要体现。所以选D。

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答案:B。详细解释: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只有理解了教材,学生才能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进而进行巩固和运用。感知教材是基础,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是后续环节。所以选B。

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答案:B。详细解释: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良好的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和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选B。

6.下列不属于小学课外活动的是()

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选修课D.社会实践活动

答案:C。详细解释:选修课属于课程类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不属于课外活动。科技活动、学科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都属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范畴。所以选C。

7.我国现行的学制类型是()

A.单轨制B.双轨制C.分支型学制D.综合型学制

答案:C。详细解释:我国现行的学制是分支型学制,它既有单轨制的特点,又有双轨制的某些因素。它将学校系统分为基础教育系统和职业技术教育系统,既保证了全体学生接受普通教育,又为学生提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选择。所以选C。

8.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

答案:B。详细解释: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自由发展缺乏一定的引导和规范;自愿发展强调学生的主观意愿,但不一定能实现全面发展;自动发展表述不准确。所以选B。

9.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详细解释:在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教育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但都是在奴隶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基础上发展的。所以选B。

10.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

A.接受性B.间接性C.方向性D.连续性

答案:B。详细解释: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间接性,主要是学习人类积累下来的间接知识经验,而不是通过自己的直接实践去获得。接受性、方向性和连续性也是学生学习的特点,但不是根本特点。所以选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______。

答案: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详细解释: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______。

答案: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打下基础。详细解释: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和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包括知识、能力、品德等多个方面。

3.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答案:职业道德素养;知识能力素养。详细解释: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