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 A. 道德情感异常
答案(1) B .道德行为不 良
C .道德意志薄弱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D .道德认识缺乏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9 .( A )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40 分) A .教学方法
1.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是 (A )。 B. 教学原则
A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 .教学任务
B .促进新旧知识联系 D .教学目的
C .促进新知识长期保存 10. 提出“化民成俗,其必有学 ” 的论著是(C) 。
D .促进短时记忆 A .《理想国》
2 .负有中小学生受教育权实现义务的主体不 B .《学记》
包括( D )。 C .《政治学》
A. 教师 D .《大学》
B .学校 11. “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 ”说明家庭教
C .国家 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D )。
D .企业 A .先导性
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 B .感染性
(A ) 。 C .权威性
A .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悱:口欲言而未能 D .针对性
其貌 12. 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A )。
B. 愤:愤怒。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A .殷周时代
C .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 B . 秦 代
心情不舒畅 C . 唐 代
D .愤:因不满意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 D .明代
不舒畅 13.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4. 疏导原则就是( C )原则。 (C ) 。
A. 导向性 A .幼儿期
B .因材施教 B .少年期
C .循循善诱 C .童年期
D .有的放矢 D .青春期
5.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 )。 14. 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
A .建立班集体 考虑 (C )。
B. 评定学生操行 A .形象性与兴趣性
C .抓好学生学习 B .娱乐性与生活性
D .组织学生活动 C .科学性与思想性
6. 属于非测验的评价手段的是( A )。 D .知识性与个性
A .观察 15. 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
B .判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