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5讲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
PAGE
PAGE19
第5讲植物的激素调整
1.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究,发觉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整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2.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可通过协同、拮抗等方式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整
3.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4.概述其他因素参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整,如光、重力和温度等
1.植物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整植物的生命活动(生命观念)
2.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生长素作用的特点——两重性;植物激素之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科学思维)
3.试验设计的分析:生长素的发觉试验、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探究试验(科学探究)
生长素的发觉
1.植物生长素的发觉过程
科学家
图解试验方法和现象
试验结论
达尔文
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影响,单侧光照耀使该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詹森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拜尔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匀称造成的
温特
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后被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合成部位。
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着的种子。
(2)运输。
①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横向运输、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图甲中的a表示横向运输,b表示极性运输,c表示非极性运输。
②图乙中表示横向运输的有A→A′和B→B′,表示极性运输的有A→C、A′→C′、B→D、B′→D′。(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③图甲和图乙中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因素分别是单侧光照和重力。
(3)分布。
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3.植物激素的概念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1.达尔文通过试验证明白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伸长区造成向光生长。(√)
2.鲍森·詹森的试验中,琼脂片可用云母片替代。(×)
提示:生长素可以通过琼脂片但不行以通过云母片,所以鲍森·詹森的试验中不能用云母片替代琼脂片。
3.温特的试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提示: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
4.单侧光照耀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改变。(√)
5.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提示: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6.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提示: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不具有催化作用。
1.与生长素发觉有关的4个误区
(1)生长素的产生、感光部位在尖端,生长素的合成不须要光,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在尖端完成,但发生效应的部位在尖端以下。
(2)温特试验证明“影响”是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如光、声音等,因此它能在琼脂块上留下与之相同的效应并作用于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促进其生长。
(3)温特试验之前的试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说“影响”。
(4)若无胚芽鞘尖端,外源生长素不对称放置,也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匀称。
2.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1)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主动运输过程,须要消耗ATP,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2)横向运输:发生在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这些部位在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单侧光、重力和离心力等)时会发生横向运输。
(3)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
1.植物生长素发觉的相关试验拓展。
对胚芽鞘的处理状况如图(图中旋转均为匀速),请表述下面四个装置中胚芽鞘的生长状况。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胚芽鞘直立生长②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③胚芽鞘向小孔弯曲生长④胚芽鞘向盘心弯曲生长
2.鲍森·詹森试验的目的是要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要向下传递,但试验并没有充分证明,如何补充试验可以充分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要传递到下部才能发挥作用?
提示:设置比照组,将琼脂片换成云母片或玻璃片,其他均相同。
生长素的发觉试验及拓展
1.20世纪30年头科学家发觉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20世纪80年头科学家发觉单侧光能引起某些植物体内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匀称。为探究某植物幼苗向光生长是上述何种缘由引起的,某同学做了如图试验。下列分析及推断正确的是()
①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缘由
②当a侧生长素含量比b侧高时,能够确定该幼苗向光生长的缘由
③当a、b两侧生长素含量相等时,不能确定该幼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