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河北省博野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发布:2025-03-18约8.2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信息联考卷(二)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商周时期,自然崇拜中形成的诸神世界已经呈现出某种等级秩序,帝或天被抬升到众神之神的位置,

与氏族社会中的祖先崇拜渐行渐近,在殷商后期终于形成了帝祖合一的格局。宗教活动越来越围绕

祖先祭祀展开,卜问逐渐流于形式。这反映了当时

A.原始民主遗风的盛行B.国家治理中世俗化色彩加强

C.王权和神权逐渐分离D.专制统治秩序逐渐确立起来

2.汉武帝时期,因大批匈奴部众来归,就在西北诸郡设置了五属国。其级别相当于郡,各有属国都尉。

中央专管属国的官员称为“典属国”。此外“有蛮夷曰道”,道是设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单位。

西部和南部的新置之郡,其下就有很多道。这些措施反映出汉代

A.扩大同周边地区交往交流B.民族政策注重“因俗而治”

C.对边疆的管理以羁縻为主D.构建严密的边防治理体系

3.西晋咸宁元年(275年)十二月诏曰:“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

也。今以邺奚官(官名)奴婢著新城,代田兵(代替屯田士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

司马,使皆如屯田法。”这一举措

A.推进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型B.遏制了豪强大族的土地兼并

C.维护了小农阶层的土地所有权D.有利于减轻军队的生产负担

4.下表为宋代文献记载的相关内容。这可以用来研究宋代

材料出处

虽兼并盛行,然亦有佃客勤苦,渐积资财,得田而为主户者《宋史·食货志》

有佃客以贩缯帛起家,累资巨万,遂置田产,为主户焉《东京梦华录》

为国之计,莫急于保民。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又招

《宋文鉴·民议》

诱客户,使之置田,以为主户

A.中央强化对地方控制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户籍管理呈现开放性D.百姓生活水平提高

5.明代创立了考官、执事官在“锁院”后的集体盟誓制度;万历年间还确立了考官集体搜检复核落卷、

返还乡试落第考生试卷、解送取中的朱墨卷(墨卷为考生用墨笔缮写的卷子,朱卷是他人誊写考生的

试卷)至礼部磨勘和复试有作弊嫌疑考生等制度。明代的这些做法

A.提升了国家政权的公信度B.确保了科考程序的公正性

C.杜绝了选拔人才舞弊行为D.体现了崇文抑武治国方略

6.甲午战争爆发前,德国人希理哈的《防海新论》在洋务派中流传,书中提出防守本国海岸的上策是

“将本国所有兵船径往守住敌国各海口,不容其船出入”。但李鸿章认为“中国兵船甚少,岂能往堵

敌国海口,上策固办不到”。据此可知,李鸿章

A.已具有较理性的近代外交意识B.坚持防守为主的对外作战方针

C.全面分析了中国与列强的差距D.尚未突破传统儒家思想的羁绊

7.新文化运动期间,蔡元培先生在《致<公言报>并答林琴南函》中写道:“惟《新青年》杂志中,

偶有对于孔子学说之批评,然亦对于孔教会等托孔子学说以攻击新学说者而发,初非直接与孔子为敌

也。”这可以用来佐证,新文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